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针灸学 > 泸州医学院 > 正文
针灸学-授课教案第七章 治疗各论:
来源:泸州医学院 更新:2013/9/29 字体:

 

教案首页

第   次课   授课时间:  年月 日

课程名称

针灸学

年级

专业、层次

授课教师

王鸿度

职称

教授

课型(大、小)

学时

1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七章 治疗各论 泄泻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注明页数)

教材《针灸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石学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P.249-251。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泄泻的概念、病因病机,其辨证分型、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及方义

2.了解泄泻的其他诊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  掌握泄泻的概念、病因病机,其辨证分型、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及方义。20min.

2.  了解泄泻的其他诊疗方法及注意事项。20min.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穿插课堂提问。教学采用多媒体及照片等教学方法,生动形象地教授泄泻的针灸治疗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对其疾病实际运用的认识。

教学重点及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及如何突破难点:

重点:泄泻的概念、病因病机。

难点:泄泻的辨证分型、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及方义。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泄泻

定义

•   泄泻亦称“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泻出如水样。

•   多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

病因病机

•   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所伤,脏腑虚弱。

•   1. 急性泄泻: 多由进食生冷不洁之物,或兼受寒湿暑热等邪,客于肠胃,邪滞交阻,气机不和,胃肠的运化与传导功能失常,以致清浊不分而成泄泻。

•   2. 慢性泄泻: 脾胃素弱,或久病气虚,中焦健运衰退,食物难以消磨。或因肾阳不振,命门火衰,不能熟腐水谷,亦能导致泄泻。

 

•   西医认为,根据病理生理,腹泻可分为:高渗性、吸收障碍性、分泌性、运动性四类。每日肠道内增加数百毫升水分就可引起腹泻。

辨证

•   1、急性泄泻

•   主症:发病较急,便次与数量增多,如偏于寒湿则使便质清稀,水谷相杂,肠鸣腹痛,口不渴,身寒喜温,脉迟,舌淡苔白滑;偏于湿热,则所下黄糜热臭,腹痛,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脉象濡数,舌苔黄腻,或兼身热口渴等证。

 

•   2、慢性泄泻

•   主症:发病势缓,或由急性泄泻转变而成,每日便泄次数较少。如脾虚则面色萎黄,神疲肢软,不思饮食,喜暖畏寒,大便溏薄,脉濡软无力,舌嫩苔白;如属肾虚每于黎明之前腹中微痛,痛即泄泻,或肠鸣而不痛,每晨一次或数次,腹部和下肢畏寒,脉沉细,舌淡苔白等。

 

辨证论治

•   (1)急性泄泻

•   【治法】除湿导滞,通调腑气

•   【主穴】天枢 上巨虚 阴陵泉 水分

•   【配穴】寒湿加神阙,湿热加内庭,食滞加中脘。

国家医学考试网

•   【操作】毫针泻法,神阙隔灸。

(2)慢性泄泻

•   【治法】健脾温肾,固本止泻

•   【主穴】神阙 天枢 足三里 公孙

•   【配穴】脾虚加脾俞、太白,肝郁加太冲,肾虚加肾俞、命门。

•   【操作】灸神阙,补足三里、公孙。

 

2、其他治疗

•   (1)穴位注射法:

•   选穴:1)大肠俞 天枢;2)脾俞 足三里。 

•   药物:急性用庆大霉素、0.5%普鲁卡因、盐酸异丙嗪阿托品等,慢性用VitB1、当归

•   (2)耳针法

•   选穴:大肠 小肠 下脚端 肺 脾 

•   方法 :每次选2-3穴,捻转中、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本法适用于肠炎腹泻。

 

•   (3).拔火罐

•   选穴:天枢 关元 足三里 上巨虚 下巨虚 大肠俞 小肠俞

•   方法:按腧穴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火罐施拔罐法。本法适用于慢性虚寒性泄泻。

 

按语

•   1.急性泄泻治疗期间须控制医学检验网饮食。针灸对泄泻有较好疗效。

•   2.泄泻频繁有失水现象者,可给予输液。

•   3.平时注意饮食卫生。

•   4 .针灸的作用机制有调整肠管运动,影响消化道分泌及抗炎作用(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及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防御能力)等。

 

 

多媒体教学

图片

20min

10min

10min.

10min

1.掌握泄泻的概念、病因病机,其辨证分型、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及方义。

 

2.了解泄泻的其他诊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阴陵泉,三阴交,中脘都可以止泻。比较其异同。

病例讨论:马某,68岁,常年泄泻,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试述其诊断,证型,治法及处方。

相关文章
 妇产科学电子教案:计划生育
 医学微生物学作业习题:病毒的形态结构
 内科学作业习题:第十九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医学生物学科室简介:科研条件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讲稿:第四节 女性生殖器官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讲稿:第五节  多囊卵巢综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