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河北省精品课程评估
自评报告
学 校 名 称 河北医科大学
课 程 名 称 免疫学
课程层次(本/专) 本科
课 程 类 型 □√理论为主课程 □实践为主课程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基础医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医学免疫学
课 程 负 责 人 魏林
申 报 日 期 2007.6.20
课程建设网站网址 http://202.206.48.22/ec2006/C35/
河北省教育厅制
二○○七年四月
填 写 要 求
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3~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六、 本表中“建设期内”是指5年的建设时间内。
1. 课程负责人情况(主讲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1-1 基本 信息 | 姓 名 | 魏林 | 性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61年12月 | ||||
最终学历 | 博士 | 职 称 | 教授 | 电 话 | 86265664 | |||||
学 位 | 博士 | 职 务 | 教研室主任 | 传 真 | ||||||
所在院系 | 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 ||||||||
通信地址(邮编) |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61号 050017 | |||||||||
研究方向 | 分子免疫、感染免疫 | |||||||||
1-2 教学 情况 | 讲授的主要课程: 1.医学免疫学:为专业主干课,授课对象五年制及七年制本科生;每周12、18学时。授课年级:二年级或四年级(本硕)第二学期,总人数约400人。 2.细胞与分子免疫学: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硕士、博士研究生;学时8/周,授课年级:第一学期。总人数约200人。 3.免疫学实验教学:二年级或四年级(本硕)第二学期,总人数60人。 4.硕士生导师:指导研究生进行课题设计、实验操作,毕业论文撰写等,已毕业及再读学生共11名。 | |||||||||
1-3 学术 研究 | 承担课题: 1.河北省自然基金,C2006001025, 补体膜辅助蛋白FH、FHL-1在链球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 主研人 2.河北省科技厅,05276101D-81, Fba蛋白抗吞噬机制的研究及抗链球菌小分子多肽的筛选 主研人 3.河北省科技厅,05276101D-87 白色念球菌CaMP65与SPA2融合蛋白疫苗研制及其免疫学研究 第二主研人 4.河北省科技厅,05276101D-73, SYK抗人乳腺肿瘤细胞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 第二主研人 5.河北省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项目, 补体调节蛋白FH、FHL-1在链球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 主研人 发表的论文: 1. Impact of the cysteine protease, SpeB, On binding of the complement regulatory proteins, factor H and factor H-like protein, by Streptococcus pyogenes Infect and Immun 第一作者 2005 2. Recruitment of Complement Factor H-like Protein 1 promotes Intracellular Invasion by Group A Strptococci. Infect and Immun 第二作者 2003 3. 化脓性链球菌新蛋白Fba及其在免疫逃逸中的作用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通讯作者 2007 4. DNA疫苗预防和治疗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进展 国际呼吸杂志 通讯作者 2006 5. Fba蛋白对化脓性链球菌结合FH和FHL-1的促进作用 中华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杂志 通讯作者 2007 获奖情况: 核酸疫苗与佐剂的研究 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二完成人 社会兼职情况: 1.中华医学会微免分会青年委员 2.河北省免疫学会秘书长3.河北省微生物学会常任理事 | |||||||||
课程类别: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主干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⑴
2⑴-1 基本 信息 | 姓 名 | 王润田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44年11月 | ||||||
最终学历 | 研究生 | 职 称 | 教授 | 电 话 | 0311-86265559 | |||||||
学 位 | 硕士 | 职 务 | 原副校长 | 传 真 | ||||||||
所在院系 | 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 ||||||||||
通信地址(邮编) | 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61号,050017 | |||||||||||
研究方向 | 肿瘤与分子免疫学 | |||||||||||
2⑴-2 教学 情况 | 讲授的主要课程: 1. 医学免疫学:为专业主干课,授课对象五年制及七年制本科生;每周12、18学时。授课年级:二年级或四年级(本硕)第二学期,总人数约400人。2.指导硕士研究生:指导课题设计、毕业论文撰写,共15名。 3.指导博士研究生:指导课题设计、毕业论文撰写,共5名 | |||||||||||
2⑴-3 学术 研究 | 承担课题 1.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2006054) 中药复方抑瘤饮体内抗肿瘤机制的动态研究 主研人 2. 省自然基金,C2006000815,不同形式IL-15基因转染影响NCI-H446肿瘤细胞免疫生物学特性研究 主研人 发表的论文 1. 不同IL-15基因转染对NCI-H446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免疫学杂志 通讯作者 2006 2. 氧化苦参碱下调小鼠Colon26肿瘤细胞免疫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 第四军医大学学 通讯作者 2006 3. 肺癌和乳腺癌组织IL-15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分析免疫学杂志 通讯作者 2006 4. 抗HIV-1p2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特性鉴定及初步应用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通讯作者 2006 5. 中药复方抑瘤饮影响荷S180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动态研究现代免疫学通讯作者2006 获奖情况: 2005年以黄芪、参麦注射液治疗烧伤的免疫机理研究 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一完成人 社会兼职情况: 1.中国免疫学会理事2.中华医学会微免分会常务委员,3.河北省免疫学会理事长,4.中国免疫学杂志编委,5.免疫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 | |||||||||||
2. 主讲教师情况⑵
2⑵-1 基本 信息 | 姓 名 | 赵瑞景 | 性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64.3 | ||||||
最终学历 | 研究生 | 职 称 | 教授 | 电 话 | 86265664 | |||||||
学 位 | 硕士 | 职 务 | 传 真 | |||||||||
所在院系 | 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 ruijingzhao@hotmail。com | |||||||||
通信地址(邮编) | 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61号,050017 | |||||||||||
研究方向 | 肿瘤发生机制与肿瘤免疫;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与治疗 | |||||||||||
2⑵-2 教学 情况 | 讲授的主要课程: 1. 医学免疫学:为专业主干课,授课对象五年制及七年制本科生;每周12、18学时。授课年级:二年级或四年级(本硕)第二学期,总人数约400人。 2.免疫学实验教学:二年级或四年级(本硕)第二学期,总人数150人。 3.指导硕士研究生:指导课题设计、毕业论文撰写。共3名。 | |||||||||||
2⑵-3 学术 研究 | 承担课题 1. 河北省科技厅(No.03276196D-45)LIGHT胞外区cDNA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抗肿瘤机制研究. 主持人. 2. 河北省卫生厅 (No. 04063)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在Graves病发病中的作用. 主持人. 3. 河北省科技厅(LL01547013D) CEA和GM-CSF基因共转染树突细胞抗肿瘤作用研究.第二主研人. 4. 河北省科技厅 (LLL012761110D) 肿瘤抗原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抗肿瘤作用研究.第二主研人. 5. 河北省教委(No.B2002111) CEA和B7基因共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抗肿瘤作用.第二主研人. 发表的论文 1. Binding of manumycin A negatively regulates IkB Kinase b Activity. J. Biol. Chem. 2006. 2. Disruption of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FGFR2) reveals an essential role in telencephalic progenitors. Developmental Dynamics. 通讯作者 2006 3. 人LIGHT胞外区基因的克隆及融合蛋白的表达. 中国免疫学杂志, 通讯作者2006 4. 新型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LIGHT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受体.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通讯作者 2005 | |||||||||||
课程类别: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主干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⑶
2⑶-1 基本 信息 | 姓 名 | 尹晓琳 | 性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966.01 | ||||||
最终学历 | 大学本科 | 职 称 | 副教授 | 电 话 | 0311-86265664 | |||||||
学 位 | 硕士 | 职 务 | 传 真 | |||||||||
所在院系 | 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 ||||||||||
通信地址(邮编) | 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61号,050017 | |||||||||||
研究方向 | 感染免疫、疫苗 | |||||||||||
2⑶-2 教学 情况 | 1.医学免疫学,专业主干课,授课对象五年制及七年制本科生;每周12、18学时。授课年级:二年级或四年级(本硕)第二学期,总人数约400人。 2.细胞与分子免疫学,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硕士、博士研究生;学时8/周,授课年级:第一学期。总人数约200人。 3.免疫学实验教学:二年级或四年级(本硕)第二学期,学生总人数250人。 4.指导硕士研究生:指导课题设计、毕业论文撰写,共2名。 5.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医学免疫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制与应用 2004-2005年 校级 教学论文:浅议如何提高免疫学教学效果 2003 医学理论与实践 | |||||||||||
2⑶-3 学术 研究 | 承担的课题: 1. 河北省科技厅课题 (05276101D-87)白色念球菌CaMP65与SPA2融合蛋白疫苗研制及其免疫学研究 主研人 2. 河北省卫生厅课题 (02076)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I型菌毛FimCH蛋白疫苗的构建和实验性研究 主研人 3. 河北省自然基金 (C2006001025) 补体膜辅助蛋白FH、FHL-1在链球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第二主研人 4. 河北省科技厅课题 (05276101D-81) Fba蛋白抗吞噬机制的研究及抗链球菌小分子多肽的筛选 第二主研人 发表论文: 1. 尿路感染大肠杆菌耐药性与I类整合子的关系分析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通讯作者 2007 2. 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I型菌毛fimH蛋白与DNA免疫效果比较 中国免疫学杂志 第一作者 2007 3. 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fimC和fimH基因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初步研究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第一作者 2003 4. 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I型菌毛fimH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第一作者 2003.5 5. 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临床株I型菌毛FimH基因检测及分析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第一作者2003 获奖情况: 2004年绿脓杆菌等非发酵菌临床感染和耐药监测及其β-内酰胺酶分析 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二完成人 社会兼职情况:河北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 | |||||||||||
课程类别: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主干课
3. 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学科专业 |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
魏林 | 女 | 1961.12 | 教授 | 医学免疫学 | 博士生导师 本科及研究生教学 | |
王润田 | 男 | 1944.1 | 教授 | 医学免疫学 | 博士生导师 本科及研究生教学 | |
赵瑞景 | 女 | 1964.3 | 教授 | 医学免疫学 | 硕士生导师 本科及研究生教学 | |
盛赞 | 男 | 1956.2 | 副教授 | 医学免疫学 | 本科及研究生教学 | |
尹晓琳 | 女 | 1966.01 | 副教授 | 医学免疫学 | 硕士生导师 本科及研究生教学 | |
胡洁 | 女 | 1971. | 副教授 | 医学免疫学 | 本科班教学 | |
曾瑞红 | 女 | 1970. | 讲师 | 医学免疫学 | 本科班教学 | |
马翠卿 | 女 | 1974. | 讲师 | 医学免疫学 | 本科班教学 | |
杨丽娟 | 女 | 1975. | 讲师 | 医学免疫学 | 本科班教学 | |
姚智燕 | 女 | 1978. | 讲师 | 医学免疫学 | 本科班教学 | |
钱雪松 | 男 | 1971. | 讲师 | 医学免疫学 | 本科班教学 | |
邓郁青 | 女 | 1975. | 讲师 | 医学免疫学 | 本科班教学 | |
王平 | 女 | 1977. | 讲师 | 医学免疫学 | 本科班教学 | |
张征峥 | 女 | 1978. | 讲师 | 医学免疫学 | 本科班教学 | |
冯惠东 | 男 | 1965. | 高级实验师 | 医学免疫学 | 实验教学辅助 | |
王秀荣 | 女 | 1969. | www.med126.com/shiti/ 高级实验师 | 医学免疫学 | 实验教学辅助 | |
杨健岭 | 男 | 1981. | 助教 | 医学免疫学 | 本科班教学 | |
3-2 教学 梯队 结构 |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教师总数15人,高级职称6人,40%,平均年龄37岁;硕士以上学历14人,93%;博士学位3人,21.4%,硕士学位12人,80%;外校获得博士、硕士学位6人,40%。教辅人员2名。均为学士学位。 每大班理论课教学由至少一名高级职称和两名讲师担任,实验课每小班(30人左右)配备一名教师,三个小班配备2名教辅人员。 | |||||
3-3 教学改 革与教 学研究 |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学科,近年来,免疫学理论与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疾病的研究、预防、诊断和治疗等应用中不断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目前,医学免疫学已成为基础医学的一门重要主干课程,是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都要开设的专业或专业基础课。 免疫学理论十分抽象,在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让学生能听懂、理解免疫学,并逐渐产生对免疫学学习的兴趣;教研室的许多教学研究及改革工作即围绕着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内容改革:通过常规性的集体备课及教学讨论,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同时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及理解力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编排,使教师在授课时能围绕着大纲做到有的放矢,化繁为简。教学手段改革:鼓励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和flash,使免疫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教学方法改革:采用用概念层次四循环法,化简重点内容的教学难度。(教研课题)科研促教学:将科研实践中成熟的、新的实验技术应用到教学中。 免疫学是目前生命科学中最为活跃、最为前沿的一门学科,其理论及实验技术不断更新丰富,作为免疫学专业教师,所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就是如何对自身及教学进行及时的知识补充、更新。教研室通过定期的文献阅读报告会,教学内容讨论会等形式紧跟免疫学发展的脚步,并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同时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活动,在科研中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并将科研中建立并成熟的新技术应用于学生的实验课中,逐步取代陈旧、过时的实验项目。 所进行的教学研究及改革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学生是最权威的评判者。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倾听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更为深入细化的改革。从学生的评估中可以看到,通过教研室五年的努力,免疫学教学取得长足的进步。 | |||||
3-4 师资 培养 |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本课程注重提高中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具体措施如下:①对新分配老师或青年教师上课前进行敬业爱岗、教书育人的思想教育;②指定培养导师实行传、帮、带,如指导备课、组织试讲、跟班听课、集中评教等;③帮助参加各种社团组织,参与各种教学和学术研讨会,有计划地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作短期学习和培训,鼓励申报科研项目,提高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④确定具体的个人奋斗目标,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如鼓励教师中短期到国内外进修,要求青年教师在5年之内均攻读博士学位,并鼓励到外校攻读;⑤制定5~10年的用人计划,如引进有博士学历的教师2-3名,扩充教师队伍,争取3年内有1~2名青年教师进入校级重点培养对象等。 师资培养效果:①中青年教师中有海外留学背景3人,有博士学位教师3名(均为外校获得),目前教师中有4名在读博士(2人外校,2人本校);②外出学习或参加教学和学术研讨会4-8人次/年;③5年来共承担各级科研、教研课题10余项;④5年来在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100余篇;⑤5年来获省科委奖3项。 | |||||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团队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数的比例。 |
4.课程描述
4-1 建设目标、内容、采取的政策措施、建设进展和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课程建设的目标: 2.保持和改进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创新性人才,并且使本课程教学活动的各项指标达到省级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要求。 3.重视和加强教材及扩充性教材的建设和使用,出版和选用优秀的教材、实验指导及教学参考书。建设和完善高质量的题库。并使之在教学和学生自学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课程建设的内容 1.在教师中进行敬业爱岗、教书育人的思想教育;指定培养导师对年轻教师实行传、帮、带,;鼓励申报科研项目,提高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鼓励参与各种教学和学术研讨会,有计划地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作短期学习和培训,鼓励教师中短期到国内外进修,攻读博士学位;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加强与国内外同行多方位的合作交流。 2.针对日新月异的免疫学科,教学中坚持以免疫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为核心,在介绍最新进展的同时,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同时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及理解力,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编排,精简讲述内容,使抽象的免疫学知识具有通俗易懂性。 3.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与开发三者的联系和合作,促进教学内涵的提升。 4.加强教材建设,充分利用各类参考书籍、网络资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有计划的完善CAI课件,使之具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特点,真正成为教学不可缺少的有利工具,不断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和技巧。 采取的政策、措施 1.年轻教师跟班观摩听课制度,对课程内容不断加深理解、熟悉;年轻教师在工作的前三年配备导师,坚持主任、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不定时听课,上讲台前的试讲,通过集体讨论从内容、教态、时间安排、板书等各方面对其把关。 2. 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比如结合教学难点和薄弱环节,开展“概念层进四循环教学法”的研究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缓解重点内容难度,效果明显。 3.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对实验进行有目的设计,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实现培养高级科研、医疗、教学型医学人才的目标。 4.完善学习效果的评估,通过闭卷考试、小班测试、撰写综述等各种形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授课过程中收集同学们的教学反馈意见,课后组织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本学科教学的感受和意见,并提出建议,及时适当调整教学方法,以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5.教学中加强多媒体手段与普通教学手段的结合,利用图片、Flash动画等形式把重点、难点的等生动地表现出来,加深了同学对知识的理解。
建设进展和成效 医学免疫学课程建设已初见成效,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队伍年轻化,学历层次高,职称结构合理,能充分胜任飞速发展的免疫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目前教研室中有海外留学背景教师3人,有博士学位教师3名,目前教师中有4名在读博士。5年来共承担各级科研、教研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100余篇;获省科委奖3项。 2. 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近三年的校外专家、校内督导组和学生的评价中已得到证明。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已成为常规工作,大多数青年教师均能很快地担当部分理论课的教学和所有实验教学,教学效果良好。 3. 教学改革随着教学的进行进一步深入,已发表两篇教学论文,承担两项教学研究课题,并应用到了教学过程中。承担多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寓科研于教学,教学与科研相长,提高了教学质量。 4. 实验教学设备齐全,实验准备充分,实验内容丰富,能够起到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免疫学理论的目的,并为他们今后的课程的学习,医疗实践以及进行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5. 教学指定教材和参考教材完善。教研室全体教师均能独立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并应用于本科生(五/七年制)、专升本、硕士生、博士生等不同层次教学活动中。学生普遍反映,多媒体教学内容精炼、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1、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本课程的教师主要为中青年教师,学历层次和职称均较高,但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有的来源于非医学专业,在讲授与临床关系密切的内容时有欠生动。 2、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多媒体课件:本课程组教师都采用了电子教案授课。但目前尚处于各显其能、“个性张扬”的状态,有必要在1-2年内组织制作一套完善的,有特色的多媒体课间作为今后教学的蓝本,从而使学科的教学理念、方法具传承性。 3、加强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教材编写:由于课时多,同时还要进行科研活动,本学科虽然在教改方面作了很多工作,也有很多体会,但没有及时进行总结和发表,和方面的工作今后须加强。另外教研室成立的时间较短,积累不足,目前尚无主编的教材问世,这是今后几年要去努力实现的目标。 |
4-2 目前本课程教学内容(理论为主课程填此表)
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目标 我校办学定位是教学科研型, 培养高级科研、医疗、教学型 ,能促进新世纪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进步的医学人才。生源良好,选择余地大,录取分数较高,可以完成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和课程目标。 本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 医学免疫学是临床医学、医学检验、麻醉、影像、预防、口腔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培养学生的医学基础知识服务,同时,又为后续诸多课程奠定基础。服务于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教研室在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医学免疫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生源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进行准确定位,整合修订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上能够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免疫学作为必修课,理论讲授52学时,要求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的试验操作技能。 |
4-2-2本课程的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本课程分为五部分知识: 1.免疫学概论:包括免疫学绪论与免疫器官 共4学时 2.抗原分子与免疫分子:共14学时 3.免疫细胞及功能:共9学时 4.免疫应答及调节:共11学时 5.临床免疫:共14学时 |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课程的重点:免疫及其三大主要功能;抗原的基本概念与医学上重要的抗原;抗体的基本分子组成与生物学功能;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和生物学功能;细胞因子的概念与部分重要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HLA-I类和HLA-II类分子的分布、结构及主要生物学功能;单核巨噬细胞的主要表面膜分子及生物学功能; T细胞表面表达的主要膜分子及其功能;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B细胞表面表达的主要膜分子及其功能;T细胞、B细胞的发育;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与抗原提呈途径;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的免疫效应;免疫耐受的基本概念;I、II、III、IV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移植免疫与肿瘤免疫;部分经典与常用的免疫学技术。
难点:MHC及其编码分子的功能;免疫应答中抗原的提呈过程和T、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免疫耐受的发生机制。
解决办法 : 解决重点的办法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课下收集学生问题在课堂上重点讲解,通过图片展示等方法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 解决难点的办法 在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讲解免疫学内在规律和学科理论体系解决难点问题。 |
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理论课程不填)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是通过讲授实验原理并实验操作,在学习基本免疫学实验技能的同时,使学生灵活掌握免疫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免疫学理论渗透到基础临床多个学科,免疫学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诊断以及科学研究中,因此在实验教学设计中还充分考虑到实用性,以求为学生今后的医学理论课程学习以及医疗实践奠定基础。 近年来,学校不断增加对实验设备以及试验经费的投入,我们实验所开设的内容也由原来的单纯验证性发展到目前验证性综合性并重,达到了预期的良好的教学目的。 |
4-2 目前本课程教学内容(实践为主课程填此表)
4-2-1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目标 课程设计的思想 1.免疫学知识比较抽象,通过实验原理的讲授和实验过程的操作,在学习免疫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使学生有机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免疫学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诊断以及科学研究中,因此在实验教学设计中还充分考虑到实用性,以求为学生今后的医学理论课程学习以及医疗实践奠定基础。 效果 随着对实验设备以及试验经费的投入的不断增加,实验所开设的内容也由原来的单纯验证性发展到目前验证性综合性并重,通过反馈了解到免疫学实验已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实验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免疫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临床诊断和科研上的正确应用。并加强对免疫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实训或其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免疫学实验课内容为:凝集反应,4学时;沉淀反应4学时;溶血反应和ELISA4学时;淋巴细胞分离与E花环试验4学时;巨噬细胞吞噬实验与T亚群涂片4学时;T细胞亚群检测4学时。 以上为本科生实验。七年制学生增加:动物免疫4学时;淋巴细胞转化实验4学时 |
4-2-3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课程组织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讲授。要求学生按照教学大纲及课程安排,课前预习实验原理和实验程序。实验课采用小班教学形式,首先由教师介绍实验目的、原理、设计思路和方法,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最后通过撰写实验报告进行总结。教师也从报告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及技能的情况。 教师指导方法: 教师通过启发讲解,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应用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演示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室基本技能;随时在课堂中帮助学生解决在操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实验课总成绩为20分。实验指导教师主要依据实验报告以及考核每名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并结合学生在实验课中的综合表现以及试验小测作为实验总成绩。实验报告5分,平时成绩10分,小测验5分。 |
4-2-5创新与特点 1.免疫学是实践性很强学科,实验教学不仅关系学生对免疫学基本理论的掌握,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免疫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本学科对原有实验课内容进行了改革与更新,尝试着将实验课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自“抗原抗体反应”向“免疫学现象(免疫应答)为中心”的体系转移。例如我们开设了NK细胞检测、淋巴细胞分类等的试验。 2.免www.med126.com疫学实验并非孤立的,与其他学科实验的关系为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为使试验教学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教研室一直致力于构建“分子生物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实验平台”,以满足对实验技能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例如我们在研究生实验课中开设了融汇了蛋白提纯、电泳、抗原抗体结合等多种原理的、跨学科的western-blot. 3、为使学生既掌握实验技能又学习到科研思维,我们改进传统的每个试验独立地进行原理讲解、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书写的方式,而改为以问题(现象)为中心,以系列试验为单元,学生参与试验设计的组合式实验课教学。如在开放实验中,以“抗原接种机体所致免疫应答“为主线,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开展实验设计,确定实验方法,并从动物免疫开始,随即进行抗体的动态检测,以及免疫动物的各种免疫学指标的检测等,使学生能有机地掌握免疫学理论和实验技术。 |
4-3教学条件
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实训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教学条件;网络教学环境 理论课主要教材 采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统编教材《医学免疫学》第四版(陈慰峰主编)作为教学的主要教材,及时更新、补充医学免疫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实验课主要教材 朱德荣主编的《常用实验技术》(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及本教研室编写的《免疫学实习指导》作为实验教学主要教材,为实验课教学提供了详尽的免疫学实验技术和方法,收到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1. Textbook of medical immunology(英文)魏林(编委)科学出版社 2006、3 2. 编委《现代医学实验技术》(上、下)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2002、8,第1版 3. 参编:《医学免疫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北京,2004、8,第1版 4. 参编:《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和习题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第1版 5. 参编:《医学免疫学实验》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5年10月,第1版 6. 参编:《医学免疫学》主编 高晓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2006年7月第1版 主要教学参考书目 1.《免疫学》(第六版) Ivan Roitt,Jonathan Brostoff,David Male著,周光炎译,人民卫生出版社; 2.《现代免疫学——免疫细胞和分子基础》,刘建欣,郑昌学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3.《细胞和分子免疫学》,金伯泉主编,世界图书出版社; 4.《免疫细胞学与疾病》,窦肇华,张远强,郭顺根主编,中国医药出版社; 5.《免疫学原理》,周光炎主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6.高等医学院校选用教材《医学免疫学》,龚非力主编,科学出版社; 7.《医学免疫学》(面向21世纪教材),龚非力主编,科学出版社; 8.《医学免疫学》(第二版)教育部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龚非力主编,科学出版社; 9.高等医学院校新世纪教材(科学版)《医学免疫学》,孙汶生,科学出版社; 10.《现代免疫学实验技术》(第2版),沈关心,周汝麟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1.《医学免疫学》(第三版),陈慰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2.《Cell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细胞和分子免疫学》(第5版),Abul K.Abbas, Andrew H.Lichtman,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13.《免疫学双语实验技术指导》,章晓联主编,科学出版社; 14.《TEXTBOOK OF MEDICAL IMMUNOLOGY医学免疫学》,Tristram G. Parslow 原著,谭锦泉等编著。 实验教学条件 目前教研室具有PCR仪、高速低温离心机、细胞培养箱、紫外分光光度仪、凝胶成像仪等价植200万元的实验设备,本学科的本科生教学经费约12万元/学年,用于试剂及消耗品,能满足学生实验课教学要求。 网络教学环境 |
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举例说明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教学理念、使用各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及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方面的教改举措 教学方法: 1. 强调素质教育,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免疫学授课中强调结合专业教育进行人文教育,在讲授免疫学理讲述的同时贯穿医德教育,例如:讲授MHC和移植免疫时,介绍并宣传骨髓捐赠和献血等;结合免疫生物学现象,进行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追踪最新进展,掌握基本知识,贯彻有的放矢,化繁为简的教学理念:针对日新月异的免疫学科,教学中坚持以免疫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为核心,在介绍最新进展的同时,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同时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及理解力,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编排,精简讲述内容,使抽象的免疫学知识具有通俗易懂性。,我教研室针对此开展了“概念层进四循环教学法”的教学研究、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重点内容难度,教学效果明显。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课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有目的设计的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实验加深了学生对抗原、抗体概念和功能的理解,变抽象的理论为“可视”的现象。 4.重视对实验设计的培养,以增强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实验技术只有与有目的的科研设计相结合才具有灵魂,为了实现培养高级科研、医疗、教学型医学人才的目标,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参与设计,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参与,增加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例如在20名学生参与的开放实验中,以“抗原接种机体所致免疫应答“为主线,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确定实验方法,实验指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采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根据免疫学学科的特点,应用多媒体的确有它的独到之处,比如对免疫分子结构的展示,利用Flash动画把T、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过程等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等,都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目前,教研室全体教师均能独立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并应用于本科生(五/七年制)、专升本、硕士生、博士生等不同层次教学活动中。学生普遍反映,多媒体教学内容精炼、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
4-5教学效果
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
校外专家评价
陈慰峰(北京大学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该校医学免疫学教学取得显著成绩:1.认真备课,对免疫学重点和难点内容,组织教师阅读相关知识,确实理解后,深入浅出进行课堂讲授。2.启发同学独立思考,独立操作能力。3.重视辅助教材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和提高免疫学兴趣。4.该教研室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结构整齐,具有活力。
巴德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河北医科大学德免疫学教学有很好的传统,近年来有又很多创新和进步。他们开展的“概念层近四循环法”的教学模式,对于解决免疫学教学难点及提高学生兴趣与学习成绩,受到了良好的效果。他们的实验课教学改革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免疫学技术与理论相结合。我认为河北医科大学免疫学的教学改革与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意推荐其为精品课程。
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 《医学免疫学》的授课,连续几年来受到教学督导团各位教授的好评。督导团认为免疫学教研室的授课,教师备课认真,课堂内容丰富。教学过程中表达清晰,逻辑严谨,条理清楚。教学中注意免疫学与临床和其他基础学科的联系,所举事例准确贴切。充分利用了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便于同学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等免疫学基础理论。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使学生从实验的角度理解免疫学基础理论,充分发挥了免疫学在医学教育中重要的作用。
近三年学生的评价结果 近3年教学评估中,同学的反馈意见认为:《医学免疫学》教师熟悉本专业的基础和前沿知识,教学备课认真充分,授课逻辑清晰,重点突出。语言简练,表达力极强。注意结合临床应用讲解免疫理论,生动易懂。教师注重仪表和姿态,注意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结合一些社会现象给学生以启迪。 |
4-6网络资源建设情况
2007年6月完成免疫学网络课程建设 网上主要资源名称列表 1.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免疫学网络教学部分录像 7.医学免疫学教学参考文献 8.考试试卷二套(A、B卷),并同时提供参考标准答案 9.师资队伍 10. 参考书目录、习题、中英文词汇对照 |
4-7特色与创新
1.年轻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本课程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富有进取精神、立志在国内创业、忠诚于教育事业、具有团队精神的师资队伍和教辅人员,能够承担各类教学任务。 2.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教学工作为科研提供了基础性资料和科研课题设计的新思路;科研工作进展也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免疫学教学始终与相关领域科研进展同步。我室高级职称教师均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其他教师、教辅人员都参加到科研活动中。 3. 不断知识更新与掌握基本知识并举的教学理念:免疫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学科体系,对其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是我们在教学中始终坚守的中心。但免疫学又是一门极具活力的学科,紧跟免疫学发展步伐,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知识,是我们在教学中不变的追求和责任。 |
5.今后课程整改和建设方案
5-1整改和建设目标、内容、拟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实施计划 今后课程的整改方向及建设目标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完善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保持和改进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创新性人才,努力使本课程教学活动的各项指标达到省级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要求。具体目标及步骤如下: 3、积极探索符合国情的英语免疫学教学,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新的教学模式。 4.本课程的全部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教案、习题集、实验指导、网络课程等)均已通过我校网络中心上网,网址为http:// 202.206.48.22/ec2006/C35/,上网材料将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更新而不断完善。
|
5-2网络资源建设实施计划 1. 实现课程全程录像的上网 2. 完善网上课堂 3. 实现网上教与学交流 4. 增加网络资源信息 |
6、课程建设自评打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分值 (Mi) | 自评等级 | 自评 得分 | 得分依据 |
教学 队伍 20分 | 1-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 | 8分 | A | 8 | 调查反馈显示,教师教学风格各异,经验丰富,深受学生的欢迎喜爱。学术水平高,由省级成果一项,SCI发表论文2篇,省级一上立项5项 |
1-2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 | 4分 | A | 4 | 教师总数为14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93%,高职教师42.8%。教师平均年龄38岁,学缘比例为35.7%;师资配置合理;高级职称教师授课率100%;高级职称比例为42.8%。 | |
1-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 8分 | B | 6.4 | 结合教学难点和薄弱环节,开展“概念层进四循环教学法”的研究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缓解重点内容难度,效果明显。教学过程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 | |
教学 内容 23分 | 2-1课程内容[1] | 11分 | A | 11 | 选用卫生部规划教材,能及时反应新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成果,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安排合理,与理论课结合紧密,开展多层次的实验教学,教学效果较好。 |
2-2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 8分 | A | 8 | 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知识模块顺序于对应学士安排合理,重点、难点清晰,采取的解决方法市和学生要求。各级教学文件齐全并按要求执行0教研室也具有规范的教学要求及实施办法,效果显著。 | |
2-3实践教学[2] | 4分 | A | 4 | 以大纲为蓝本,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实验内容,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日后临床、科研工作奠定实验操作基础。 | |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24分 | 3-1教学设计 | 8分 | A | 8 | 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课程内容,以自主学习、协作、教研结合为教学理念,设计并实行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多种教学方法尝试。 |
3-2教学方法 | 8分 | A | 8 | 以师生互动为切入点,注重知识讲解的形象化、系统化和逻辑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应用“概念层进四循环教学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 | |
3-3教学手段 | 8分 | A | 8 | 具有与教材配套的高质量多媒体课件2套,为了方便教学实践,我室根据学生需求,已经制作了小型CAI课件,方便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 |
教学 条件 15分 | 4-1教材及相关资料 | 5分 | A | 5 | 选用卫生部规划教材,本室教师参编与选用教材(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的参考书1部。给学生提供了高水平的辅导教材,及网上学习资源。 |
4-2实践教学条件 | 5分 | A | 5 | 实验设备齐全,完好率使用率均达100%,现有设备不仅可以保证大纲要求实验项目的开出,还可以为综合性开放实验提供可靠保证。 | |
4-3网络教学环境 | 5分 | A | 5 | 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有教学大纲、授课计划、习题、试卷、教学录像、英文词汇、参考文献等基本符合学生需求的学习材料和教师信息材料。 | |
教学 效果 18分 | 5-1同行及校内督导组评价 | 6分 | A | 6 |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突出,条理清楚,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中采用的幻灯图文并茂,将复杂抽象的免疫分子的结构、转化成直观的图形,有益于学生理解。教学中贯彻以理论讲授为主,以实验教学为辅,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优良。实验课安排合理,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又能锻炼他们科研能力。教学改革进行的较深入,效果明显。 |
5-2学生评教 | 6分 | A | 6 | 教师熟悉本专业的基础和前沿知识,教学备课认真充分,授课逻辑清晰,重点突出。语言简练,表达力极强。注意结合临床应用讲解免疫理论,生动易懂。教师注重仪表和姿态,注意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结合一些社会现象给学生以启迪。 | |
5-3课堂录像资料评价 | 6分 | A | 6 | 课堂录像图像清晰,声音清楚,内容丰富,图片质量高 | |
特色 及政 策支 持 | 80分 | 80 | 本教研室以坚持教学与科研相长;重视主题教材的一体化建设;注重和坚持实验教学改革为主要特色,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 ||
20分 | 20 | 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组织教研室进行精品课程建设,设立专项资金进行教学研究,网络配套支持等。 | |||
自评总分 | 综合评估得分98.4,特色及政策支持得分100, 总得分19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