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妇产科 >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讲稿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第五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 更新:2013/10/14 字体:

第五节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

 

 

一、定义

下丘脑、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调节、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HPOA的神经内分泌活动还受到大脑高级中枢的调控。

㈠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弓状核神经细胞分泌的GnRH是一种十肽激素,直接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输送到腺垂体,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GnRH分泌呈脉冲式,脉冲间隔为60~90分钟。

下丘脑是HPOA的启动中心,GnRH的分泌受垂体促性腺激素和卵巢性激素的反馈调节,包括起促进作用的正反馈和起抑制作用的负反馈调节。反馈调节包括长反馈、短反馈和超短反馈。长反馈是指卵巢分泌到循环中的性激素的反馈作用;短反馈是指垂体激素对下丘脑GnRH分泌的负反馈;超短反馈是指GnRH对其本身合成的抑制;另外,来自更高神经中枢的神经递质也影响下丘脑GnRH的分泌。

㈡腺垂体生殖激素

腺垂体(垂体前叶)分泌的直接与生殖调节有关的激素有促性腺激素和催乳激素。

1. 促性腺激素

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两者均由腺垂体的促性腺激素细胞所分泌,对GnRH的脉冲式刺激起反应,亦呈脉冲式分泌。FSH和LH均是糖蛋白,含ɑ和ß亚基。它们的ɑ亚基相同,ß亚基的结构不同,后者决定了它们与性腺效应细胞受体结合的特异性。

2. 催乳激素(PRL)

激素的产生主要受下丘脑分泌的催乳激素抑制因子(PIF)的抑制性控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也能刺激催乳激素的分泌。

㈢卵巢激素的反馈作用

卵巢性激素对下丘脑GnRH和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具有反馈作用。小剂量雌激素对下丘脑产生负反馈,抑制GnRH的分泌,减少垂体的促性腺激素分泌。在卵泡期,随着卵泡发育,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负反馈作用加强,垂体释放FSH受到抑制,循环中FSH水平下降。而大剂量雌激素既可产生正反馈又可产生负反馈作用。排卵前,卵泡发育成熟,大量分泌雌激素,刺激下丘脑GnRH和垂体LH、FSH大量释放,形成排卵前LH、FSH峰。排卵后,血液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明显升高,两者联合作用,FSH和LH的合成和分泌又受到抑制。

㈣月经周期的调节机制

1. 卵泡期

在前次月经周期的卵巢黄体萎缩后,雌、孕激素水平降至最低,对下丘脑及垂体的抑制解除,下丘脑又开始分泌GnRH,使垂体FSH分泌增加,促使卵泡逐渐发育,在少量LH的协同作用下,卵泡分泌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期变化,随着雌激素逐渐增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增强,抑制下丘脑GnRH的分泌,使垂体FSH分泌减少。随着优势卵泡逐渐发育成熟,雌激素出现高峰,对下丘脑产生正反馈作用,医学全.在线促使垂体释放大量LH,出现高峰,FSH同时亦形成一个较低的峰,大量的LH与一定量FSH协同作用,使成熟卵泡排卵。

2. 黄体期

排卵后,循环中LH和FSH均急速下降,在少量LH及FSH作用下,黄体形成并逐渐发育成熟。黄体主要分泌孕激www.med126.com/rencai/素,使子宫内膜转变为分泌期。黄体也分泌雌激素,排卵后雌激素高峰即来自成熟黄体的分泌。由于大量孕激素和雌激素共同的负反馈作用,垂体分泌的LH及FSH相应减少,黄体开始萎缩,孕激素和雌激素的分泌也减少。子宫内膜失去性激素支持,发生坏死、脱落从而月经来潮。孕激素、雌激素和抑制素A的减少解除了对下丘脑、垂体的负反馈抑制,FSH、LH分泌增加,卵泡开始发育,下一个月经周期又重新开始,如此周而复始。

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调节着正常月经周期。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之间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会引起卵巢功能紊乱,导致月经失调。

 

相关文章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实验十三 炭疽芽胞杆
 临床检验基础授课教案:第七章 体液检验第三
 解剖学(专科)授课录像:第五课
 临床检验基础作业习题:第五章 尿液一般检验
 人体寄生虫学电子教材:卫氏并殖吸虫 Parag
 教案:第七十一章 骨与关节结核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