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病理生理学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
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环节实验指导:肝性脑病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 更新:2013/10/14 字体: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实验性质:综合性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分组、人数:共分为5组,其中甲3组、乙兔2组;4~5人/组 。

(一)实验目的(原理)

1. 观察血氨增高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有哪些。

2. 验证肝脏对氨具有解毒作用。

3. 启发、引导同学思考血氨增高对呼吸系统及酸碱平衡的影响,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同学应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横向联系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实验材料

1. 实验动物:成年家兔,雌雄不拘

2. 实验仪器:微机BL420-E生物记录系统、722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或血气酸碱分析仪、婴儿称

3. 实验用药:1%普鲁卡因,1%肝素(1250单位/ml),复方氯化铵溶液,复方谷氨酸钠溶液,生理盐水。

4. 器械:图固定台1个,搪瓷圆盆1个,兔急性手术器械一套(止血钳10把,手术刀1把,剪毛剪刀、组织剪刀、剪线剪刀、眼科剪刀各一把,镊子4把,气管插管1个,小圆针2个),动脉夹2个,连接三通的动脉插管1个,Y型气管插管1个,空心橡胶/或塑料导管1根, 粗棉线1根,缝合线1轴,5ml、 l0ml、50ml注射器各一个。

(三)实验方法

1.对甲兔进行肝脏大部分结扎,肠腔内注入复方氯化铵溶液。

(1) 将家兔称重后仰卧位固定于兔台上。

(2)以1%普鲁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行颈部正中切口(由甲状软骨向下逐层切开颈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切口长度约5 cm),分离气管、颈总动脉。插入Y型气管插管;由耳缘静脉注入肝素溶液(1250 单位/公斤),插入动脉插管。

(3) 以1%普鲁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行上腹部正中切口,从胸骨体与剑突的交界处起,长约8cm。左手按压肝膈面,剪断肝与横膈之间的镰状韧带,再将肝叶上翻,使肝脏的左外叶、左中叶、方形叶和右中叶(注意右中叶上附有胆囊)完全游离。然后以右手食、中指夹持粗棉线沿肝左外叶、左中叶、方形叶和右中叶之根部绕一周,并结扎以阻断血流。如果上述肝叶变为暗褐色,证明肝脏大部分结扎成功。由于供应右外叶及尾状叶之门脉血管为独立分支,不会同时被结扎,因而得以保留。

(4)沿胃幽门找出十二指肠,在肠系膜的对侧肠壁表面进行浆肌层荷包缝合,然后用眼科剪在肠壁作一个全层小切口,将细胶管沿肠壁插入肠腔内约5cm(注意:指向空肠的方向,而不要指向胃的方向),荷包缝合固定,将导管的另一端移到腹腔外,然后用止血钳夹住腹壁切口边缘,关闭腹腔。观察动物呼吸、角膜反射、从动脉插管放血并测定血气的变化,作为对照。

(5)每隔五分钟向十二指肠插管中注入2.5%复方NH4Cl混合液5ml(注意注射量要准)。观察动物呼吸、角膜反射、抽搐及痉挛发生所需的时间,再次从动脉插管放血并测定血气的变化。计算所用复方氯化铵混合液的总量和每公斤体重的用量。

(6)自耳缘静脉推注标准复方谷氨酸钠溶液,直至症状缓解(用量约20~30ml/kg),并可继续观察,病情再度恶化乃至死亡之可能性。

计算症状出现后的存活时间。并将上述各项指标与乙兔的各项结果相比较。

2、乙兔除不结扎肝脏和不进行实验性治疗外,其余方法步骤同甲兔。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本实验手术操作及观察指标较多,实验者要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以保证前后结果的可靠性。

2. 牵拉肝脏及胃肠时,动作宜轻柔,避免过度刺激。

3. 剪镰伏韧带时,慎防刺破横膈。游离肝脏时动作宜轻巧,以免肝叶破裂出血。结扎线应扎于肝叶根部避免勒破肝叶。

4. 手术操作时要注意及时止血,以防失血过多。

5. 复方氯化铵溶液的配执业兽医

氯化铵25g, 碳酸氢钠15g, 以5%葡萄糖溶液稀释至1000ml。

6. 复方谷氨酸钠溶液的配方

谷氨酸钠25g, 碳酸氢钠15g, 以5%葡萄糖溶液稀释至1000ml。

(五)思考题

1. 肝脏是如何对氨进行解毒的?

2. 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有哪些?

3. 招生简章血氨增高对呼吸中枢的影响有哪些?最易引起那种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该种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对机体的影响如何?

张 敏

2007-5-5

相关文章
 妇产科学习题集:妊娠晚期出血
 内科学作业习题:临床本科2000级内科考试试
 儿科学电子教案:化脓性脑膜炎
 内科学图片库:急性胰腺炎图片3
 儿科学授课教案:川崎病
 药学的生物化学学生读书报告录像:胰岛素结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