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了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多种形式的方法进行了尝试,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研究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方法和途径。
①因“材”施教,2002年率先对7年制本硕班的《生物化学》采用全英文授课,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并能应用于日常的学习中。在同学们当中受到一致好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们的英语授课水平,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目的。 ②改变已往一卷式的考试模式,并以小论文的形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内容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选择适当的内容,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以学生先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的形式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 ③重视实践教学,主讲教师亲自主持和设计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的改革与课程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定位相适应,能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重视能力培养和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总内容的30%。并针对本科同学,于1997年在全校创办“生物化学优秀奖”即“春苗奖”,现已进行五届,作为教改探索的尝试,得到学校有关部门的认可(河北医科大学报,2005,399期),中医药报等也做了相关报道。培养了同学的创新精神,提高了综合素质。2005年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室开放,共有4个在研课题,分别由4位教授指导。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姜玲玲教授、齐锦生教授、李芳芳教授应邀面向全校分别进行了所研究领域的学术报告在学校引起强烈反响(河北医科大学报,2005,393期)。 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行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注重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教学技巧和优质教育资源,定期更新课程网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网络环境可以满足各级、各类教学的需要。我们集多媒体教材、文字教材、网络课件、网上资源及网络环境于一体,为全国各地医学院校提供了立体化的教学资源。 ⑤注重教改工作。齐锦生教授在实验课的教学中进行了“学生上讲台”的教学改革尝试,期末做了认真详细的总结和探讨,并写出了总结材料。此活动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研室已计划继续推广、改革尝试。 ⑥注意与学生的交流,随时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教研室每学期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分别进行了教师和本科学生的座谈,反馈同学对《生物化学》课程及任课教师的一些意见,同时加强了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沟通。 ⑦针对生物化学这门课知识抽象,内容多,课时少等特点和很多同学学习方法不对,不能很好适应生化这门课学习等问题,我教研室举办了李芳芳教授主讲的“如何学好生化”的专题讲座,教研室安排专门时间对讲座内容进行了集体学习。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