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医疗资讯
资讯分类
药界风云 百家争鸣 中医中药
中国医改 中国医生 医疗资讯
 医学全在线 > 医学资讯 > 中国医改 > 百家争鸣 > 正文
北师大中国新医改方案
来源:2008两会 更新:2008/10/29 字体:

 北京师范大学相关课题组制订了第7套医改方案。一位卫生经济研究专家认为,第7套方案与此前6套方案中的一些思路大相径庭,患者不需要向医院直接付钱,而是向政府购买医疗保险,政府再依据参保人数购买医疗服务。

  ●方案思路

  北师大课题组承担的方案,其主要思路是通过政府向医疗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实现低花费、高效率、保证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其基本操作方法是,政府向医疗机构直接购买服务,按照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通过核算确定每个人每年的基本医疗费用,政府直接向医疗机构支付。患者无需向医院付费,而是直接将保费交给政府的医疗保险机构。

  ●三大变化

  1 全民加入医保体系

  根据第7套方案,政府从一般税收和社会保险两个途径筹措医保资金。凡是有支付能力的人都必须缴纳医保费用(城、乡标准可以有别),人人都要加入医疗保障体系。而对于实在没能力支付的人群(如城市贫民、学生以及儿童)则由国家投入200多亿元,建医保系统,从而保证人人参保。

作用: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国家财政的负担并不重:测算下来,整个医改总费用不需要此前卫生部医改课题组估计的2000多亿元,而只需1000多亿元。

  2 由政府向医院埋单

  第7套方案主张政府作为医疗筹资的主体,代表患者成为谈判者,向医疗机构购买医疗服务。患者不需要向医院直接付钱,而是向政府购买医疗保险,政府再依据参保人数购买医疗服务。

  作用:政府支付的固定医保“人头费”,决定了医院只能靠固定的医保收入生存,医生们滥开贵药等过度的医疗行为无助于自己的收益,从而自觉选择疗效高、成本最低的治疗路径为患者服务。另外,如医生们一味压缩成本不顾疗效也会被投诉,无法通过政府的考核。

  3 医生不再盼患者盈门

  在第7套方案中,由于人人都加入了医疗保障体系,医保资金的筹措以政府为主导得以解决,医患之间的关系将会发生变化。与现在医院都‘盼着患者盈门’的情形不同,医疗单位将尽量保证‘患者不登门或少登门’。这意味着他们平时必须经常下到社区,主动帮助老百姓解决健康问题。

  作用:这套方案对于解决看病贵、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公众健康都能够进行正向引导。

  ●方案对比

  今年年初,医改协调小组委托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及3家海外独立机构———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和知名的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参与制订医改方案。前3家的思路与第7套方案既有共识也存在严重分歧。

  相同点

  坚持公益性质 政府干预为主导

  在“医保筹资必须由政府主导”的问题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3家与北师大具有共识。

  上述3家的一些相关专家们都曾表示,医疗服务必须以政府干预为主导,必须坚持公益性质,医院产权制度改革不是解决医疗问题的关键等观点。有专家猜测,“政府主导派”的意见将可能在医改中获得较多支持。

  不同点

  强调市场作用与全民医保

  据专家透露,上述3家与北师大在其他方面则分歧颇大。例如,3家机构都明确拒绝医疗领域的市场化和民营化,建立基本卫生保健实行公费医疗制度而非全民医保制度,不同意建立医疗服务的购买机制等。

  “医改必须鼓励‘市场化’和‘民营化’”,一位接近医改协调小组的专家证实,在医疗服务提供上,第7套医改方案强调发挥市场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参与者说:

  顾昕:全民医疗保险这个思路如果我们推进得顺利,可以把民众医疗服务所需的费用筹集起来。如果筹到一定的规模,最终所有民众的医疗服务的基本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所谓基本的需求,就是适用于经济生活发展水平的、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比如所有人生了病住院,生了病当然都希望休养得好一些,当然单间最好,这是毫无疑问的,大家都挤在一个病房里肯定对病后康复是不利的。但是我们发展水平到不到人人能享受单间服务的状态?这个不一定。有可能有两间的,三间的,乃至16个人一屋的,这都有可能。我们的医保关键是要筹资,老百姓要缴费,政府也要出钱。政府到底出多少钱,老百姓缴多少钱,缴费的水平最终决定了最后的保障水平,有可能我们的保障水平达不到非常理想、充分的程度,但是不管怎么样,只要我们医疗费用的大部分能够通过医保来支付,就能做到有病能医了。……[阅读全文]

  顾昕:政府强化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已经板上钉钉,但是政府的钱花在哪,如何花,却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就此问题,存在着所谓“补需方”和“补供方”之争。

  新办法之一就是“补需方”。政府认为某一物品或服务应该为全体民众或者某些人群(例如困难群体)获得,并且决定为其埋单,那么埋单的方式之一就是“补需方”。政府可以向需要这些物品或服务的人分发专门的代金券,例如食品券、免疫券、教育券、培训券,然后受益者可以自由选择有关服务的提供者。

  新办法之二其实就是“补供方”。“补需方”的赞成者绝不反对“补供方”。首先,公共服务应该为所有人所获得,但是某些地方由于种种原因,供方要么不足,要么能力低下,此时政府当然要为这些地方供方的能力建设提供补贴。

  “补供方”实际上也是一种政府购买,是市场体制下最为常见的一种做法,而“养供方”则是行政化思路的具体体现。把两者区分开来是十分重要的。当然,在某些地方,供方多元化根本不可能实现,那时政府也只好养一些供方。……[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四川南部一男子谎报甲型H1N1流感疫情被拘1
 有专家称:1957年前出生的人多数有甲流免疫
 甲型H1N1流感爆发期间 如果发烧了应该怎么
 "苗岭洁肤霜"被勒令停产 卫生许可证将被注
 科学家成功利用脑电波控制假肢
 肖华:医生的医德考核要先考核医院"院德"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