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方剂现代应用 > 正文
控涎丸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别名 控涎丹、妙应子、子龙丸
处方来源 《中国药典》(2000年版)。
剂型 丸剂
药物组成 甘遂(醋制)300g,红大戟300g,白芥子300g。
加减
功效 涤痰逐饮。
主治 用于痰涎水饮停于胸膈,胸胁隐痛,咳喘痛甚,痰不易出,瘰疬,痰核。
制备方法 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米粉或黄米粉240g,调稀糊。取上述粉末,用稀糊泛丸,干燥,即得。
用法用量 每次1-3g,日1-2次用温开水或枣汤、米汤送服。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体虚者慎用。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主要有平喘、祛痰、抗炎等作用。
1.平喘:豚鼠以控涎丹0.4g/kg连续灌胃3日,能延长2%氯化乙酰胆碱和0.4%磷酸组织胺(2:1)引喘潜伏时间。
2.祛痰:小鼠酚红法祛痰实验结果显示,小鼠停食12小时后以20mg/10g, 40mg/10g灌胃,控涎丹具有明显的排痰作用,且随剂量增加而祛痰作用增强。
3.抗炎:以巴豆油涂于小鼠左耳致炎,控涎丹20mg/10g灌胃,没有明显抗炎作用;控涎丹脂质提取液15mg/10g灌胃,抗炎作用明显,提示本方抗炎作用可能存在于脂溶性部位;10%控涎丹0.04ml外涂有显著抗炎作用。
毒性试验
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本品为棕褐色带有淡黄色斑点的糊丸;味微辛、辣。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无节乳管存在于薄壁组织中。色素细胞黄棕色或红棕色,长圆形或延长成管状;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种皮栅状细胞表面观细小,多角形,壁厚,侧面现类长方形,侧壁及内壁增厚。
生产厂家
各家论述
备注
相关文章
控涎丹
控涎散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