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方剂现代应用 > 正文
一捻金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别名
处方来源 《中国药典》(2000年版)。
剂型 散剂
药物组成 大黄100g,牵牛子(炒)200g,槟榔100g,人参100g,朱砂30g。
加减
功效 消食导滞,祛痰,通便。
主治 用于小儿停乳停食,腹胀便秘,痰盛喘咳。
制备方法 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大黄等4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用法用量 每袋1.2g,1岁以内每次0.3g,1-3岁每次0.6g,4-6岁每次1g,日1-2次口服;或遵医嘱。
用药禁忌 不宜过量服用,以中病即止为宜;脾虚泄泻,消化不良者忌服。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主要具泻下,抗菌,驱虫作用。
1.泻下:大黄、牵牛子能刺激肠道,增进蠕动,导致泻下作用。
2.抗菌;大黄中的大黄素等蒽醌类成分和槟榔中的槟榔碱均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3.驱虫:牵牛子对猪蛔虫有驱虫作用,槟榔碱也是有效的驱虫成分,对蛔虫、绦虫和蛲虫均有麻痹作用。
毒性试验
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本品为黄棕色至黄褐色的粉末;气微,味微苦而涩。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棱角锐尖。种皮栅状细胞淡棕色或棕色,长48-80μm。内胚乳碎片无色,壁较厚,有较多大的类圆形纹孔。不规则细小颗粒暗棕红色,有光泽,边缘暗黑色。
(2)取本品1.5g,如甲醇25ml,浸渍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再加盐酸2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醋酸乙酯l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I-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5个橙黄色荧光斑点;置氨蒸气中熏后,日光下检视,斑点变为红色。
(3)取本品3g,加7%硫酸的45%乙醇溶液15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取滤液,加氯仿10ml,振摇片刻,分取氯仿层,加无水硫酸钠适量,摇匀,滤过,滤液浓缩至约0.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二醇、人参三醇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乙醚(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甲醇溶液(1→2),在105℃加热约10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生产厂家
各家论述
备注
相关文章
一捻金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