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新医药学杂志1978,(5):28
|
剂型 |
膏剂
|
药物组成 |
炙白芥子35g,元胡35g,甘遂20g,细辛20g。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喘息型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
制备方法 |
研为细末。
|
用法用量 |
以上为1人1年用量,每年夏季三伏天使用,每次用1/3的药面,加生姜汁调成稠膏状(每次用鲜生姜100g,洗净,浸泡后捣碎,挤出姜汁),分别摊在6块直径约5cm的油纸(或塑料布)上,贴在背部肺俞、心俞、膈俞、然后用橡皮膏固定,一般贴4-6小时,每隔10日贴1次,即初伏、二伏、三伏各1次,共贴3次,一般连续贴治3年。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治疗喘息型气管炎、支气管哮喘1074例中,年龄5-80岁。其中喘息型气管炎785例,支气管哮喘289例。结果:经1年以上观察,咳痰喘等自觉症状完全消失,肺部无干、湿啰音和哮鸣音,不再服用治疗本病的对症药物,体力恢复正常而能从事正常工作者为痊愈,共154例;经1年以上观察,咳痰端的程度、发作持续时间等好转2/3以上,对症治疗用药量减少2/3以上者,或其中某一症状未完全消失,或在几年的观察中有1年复发,最后1年又达到痊愈标准者为显效,共350例;咳痰喘炎的程度、发作持续时间等持续1年以上好转1/3-1/2,对症治疗用药量减少1/3-1/2,或其中某一症状未达到显效标准者,或显效病人在几年的观察中有1年疗效下降者为好转,共365例;无效205例。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