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浙江中医杂志1992,(3):129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三棱10g,莪术10g,炒五灵脂10g,炒蒲黄10g,穿山甲10g,王不留行10g,香附10g,菟丝子10g,当归15g,山楂15g,党参15g,血竭(冲服)2g。 |
加减 | 若兼寒者,加肉桂6g,仙灵脾10g,艾叶10g;兼热者,加赤芍10g,黄芩10g。 |
功效 | |
主治 | 膜样痛经。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月经干净后开始服药,日1剂水煎服,服至下次行经即停。连续服用2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治疗膜样痛经32例中。年龄16-31岁,其中已婚者6例。经水初潮即患膜样痛经24例,经行1年后痛经者5例,2年后痛经者2例,3年后痛经者1例。腹痛时间均在月经来潮前的1-2日内发生。结果:经治后,24例痊愈(经行腹痛及肉眼见块状物消失),6例有效(经行腹痛较治疗前减轻,肉眼见块状物减少或缩小),2例无效(经行腹痛及肉眼见块状物无改变)。一般服用2个月经周期即获显效。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