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汉语拼音 | fu shen ye |
英文名 | Angelica morii Hayara |
药材基原 | 为伞形科植物福参的叶。 |
动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圆锥形,稍弯曲,长约至10cm,棕褐色。茎直立,少分枝,径约1cm,光滑无毛。基生叶和茎生叶均为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基生叶叶柄长可达20cm,叶柄基部膨大成管状叶鞘,抱茎,前背面有毛;叶片轮廓卵形至卵状披针形,3裂至3深裂,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缺刻状锯齿,齿端尖,有缘毛,两无毛或沿叶脉有短毛;顶部叶简化成短管状鞘。复伞形花序;花序梗长5-10cm,有短柔毛;总苞片1-2,早落;伞辐10-14(-20);小总苞片5-8,线状披针形,有短毛;小伞形花序有花15-20;花黄白色;萼齿小呀不明显;花瓣长卵形,无毛;花柱基短圆锥形。果实长卵形。长4-5mm,宽3-4mm,无毛,背棱线形,侧棱翅产太,棱槽中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4-5月,果期5-6月。 |
资源分布 | |
生态环境 | |
药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储藏 | 夏季采叶,洗净,晒干。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
药理学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味辛;苦;性温 |
归经 | |
功效 | 祛风散寒除湿 |
功效分类 | 祛风散寒除湿药 |
主治 | 风寒湿痹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15g。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
药物应用鉴别 |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Angelia morii Hayata |
科属分类 | 伞形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