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汉语拼音 | xian zhang zi |
英文名 | |
药材基原 | 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及绿仙人掌的果实。 |
动植物形态 | 1.多年生肉质植物,常丛生,灌木状,高0.5-3m。茎下部稍木质,近圆柱形,上部有分枝,具节;茎节扁平,倒卵形至长圆形,长7-40cm,幼时鲜绿色,老时变蓝绿色,有时被白粉,其上散生小窠,每一窠上簇生数条针刺和多数倒生短刺毛;针刺黄色,杂以黄褐色斑纹。叶退化成钻状,早落。花单生或数朵聚生于茎节顶部边缘,鲜黄色,直径2-9cm ;花被片多数,外部的带绿色,向内渐变为花瓣状,广倒卵形;雄蕊多数,排成数轮,花丛浅黄色,花药2室;子房下位,1室,花柱粗壮,柱头6-8裂,白色。浆果多汁,倒卵形或梨形,紫红色,长5-7cm。种子多数。花期5-6月。 2.乔木或灌木状,高1.5-4m。老株有明显的圆柱形主干,自近基部分枝,分枝多而茂密。茎节倒卵形或长圆形.基部渐狭,长10-30cm,较厚,嫩茎节薄,常波皱状,鲜绿色,散生小窠;小窠具均匀短绒毛、黄褐色刺毛和1-2枚针刺;刺长1-4cm,幼时黄色,先瑞红褐色,老刺变灰色,先端暗褐色;老茎干上的小窠内针刺多达10根。叶钻状,长2-3mm,早落。花1-5朵,着生于嫩茎节的顶部或边缘,鲜黄色,直径达7.5cm,外方花被片背面具紫红晕,内方花被片呈花瓣状展开,倒卵状长圆形;雄蕊多数,花丝浅绿色;花柱白色,柱头裂片6,果肉质,倒卵球形,长5-7.5cm,熟时紫红色,无刺,具多数种子。 |
资源分布 | 1.分布于西南、华南及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2.分布于广西、四川、贵 州、云南等地。 |
生态环境 | 1.生于沿海沙滩的空旷处,向阳干燥的山坡、石上、路旁或村庄。 2.生于河谷地区,常栽培于村庄、园边。 |
药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储藏 | 果实熟时采收,洗净鲜用。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
中药化学成分 | 仙人掌果汁的红色素含素含甜菜花青素(beta-cyanin)和甜菜黄素(betaxanithins)。甜菜花青素的主要成分是甜菜甙(betanin)。另含糖、有机酸和蛋白质[1]。新鲜的荚中含阿拉伯半乳聚糖(arabinogalactan),D-半乳糖(D-galactose)和D-阿拉伯糖(D-arabinose)的比例为3:1[2]。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从成熟仙人掌果实中乙醇浸提的水溶性食用天然红色素(仙桃红),经初步毒性试验,证明安全无毒。[1]。 |
药理学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甘;性凉 |
归经 | 胃经 |
功效 | 益胃生津;除烦止渴 |
功效分类 | 健脾药 |
主治 | 胃服不足;烦热口渴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0g;或生食。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纲目拾遗》:补脾健胃,益脚力,除久泻。 |
考证 | 出自《纲目拾遗》。 |
药物应用鉴别 |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1.Opuntia dillenii(Ker-Gaw.)Haw.[Cactus dillenii Ker-Gaw.] 2.Op-untia vulgaris Mill. [O.monacantha Haw.] |
科属分类 | 仙人掌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