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汉语拼音 |
tu qian nian jian ye
|
英文名 |
|
药材基原 |
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鸦果的叶。
|
动植物形态 |
常绿矮小灌木,高20-50cm,有时高1m以上。地下有木质粗根,有时粗大成疙瘩状。茎圆柱形多分枝,有时丛生,枝条被具腺长刚毛和短柔毛。叶密生;叶柄短,长1-1.5mm;叶片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2-3.5cm,宽0.7-2.5cm,先端锐尖、渐尖或钝圆,基部钝圆或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两面被刚毛和短柔毛。总状花序生枝下部叶腋和生枝顶叶腋而呈假顶生,长1.5-6cm,有多数花,偏向花序一侧着生;苞片叶状,有时带红色,长4-9mm,两面被糙伏毛,小苞片卵形或披针形,着生花梗中、下部;花萼通常绿色或带暗红色,短钟状,萼齿三角形,长约1mm;花冠壶形,白色至淡红色,有5条红色脉纹,长5-6mm,裂齿短小,三角形,直立或略向外反折;雄蕊10,内藏,短于花冠,药室背部有2上举的距;雌蕊1,扁圆形,花柱内藏。浆果圆球形,绿色变红色,成熟时紫黑色,内有多数细小种子。花期春夏至秋,果期7-10月。
|
资源分布 |
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
|
生态环境 |
生于海拔1100-3400m的松林、山坡灌木丛或草坡,为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
|
药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储藏 |
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
药理学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涩;性凉
|
归经 |
|
功效 |
祛风;解毒;止痛
|
功效分类 |
清热解毒药
|
主治 |
风湿痹痛;沧汤;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1.《滇南本草图说》:敷疮,消风。2.《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水煎或泡酒服治风湿性关节疼痛,筋挛骨痛,半身不遂。
|
考证 |
出自《滇南本草图说》
|
药物应用鉴别 |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Vaccinium fragile Franch.[V.fragile Franch.var.crinitum Franch.,V.setosium Auth.;V.repens(Levl.)Rehd.;Pieris gagnepainiana Levl.]
|
科属分类 |
杜鹃花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