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国中药 > 正文
沙七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别名 牛尾七、小大黄、白小黄
汉语拼音 sha qi
英文名
药材基原 为蓼科植物滇边大黄的根。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较粗壮。茎直立,中空。叶互生,叶柄与叶片等长或过之,叶片较小,长方椭圆形至宽卵状椭圆形,长3-6cm,宽2.5-5cm。
资源分布 分布于四川西部、云南北部。
生态环境
药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储藏 秋季采挖根部,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中药化学成分 滇边大黄根中含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
大黄素(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ol)等蒽醌衍生物及鞣
质[1]。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理作用 本品热水提取物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其强度高于3种正品大黄。此外本品在低浓度时(0.25mg/ml)对血小板聚集呈强烈抑制,但在0.5mg/ml时抑制作用反而减弱,浓度再增加时,则可见浓度相关性抑制作用。这种现象说明,在本品的热水提取物中可能存在抑制和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两类成分。另有报道本品水提取物抑制胶原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作用的IC50为1.50mg/ml。本品含蒽醌类成分大黄酚、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3]。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配伍
药性 苦;性凉
归经
功效 清肺止咳;凉血解毒;活血止痛
功效分类 清肺止咳药;凉血解毒药;活血止痛药
主治 肺热咳嗽;咽喉肿痛;便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研末敷;或煎水熏洗。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考证
药物应用鉴别
药典收录
药材拉丁名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Rheum delavayi Franch.
科属分类 蓼科
出处 《中华本草》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