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谱资源
 医学全在线 > 医学图谱 > 手术图谱 > 普通外科学 > 腹部手术 > 正文
一般腹股沟斜疝手术步骤修复术
医药图谱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手术开始步骤同精索原位腹股沟斜疝修复术。在修复时,先拉开精索,将内环处的腹横筋膜缺损间断缝合。然后在腹直肌前鞘纵行切开,减少缝合的张力[图5-2]。用左手示指触及股静脉加以保护,再用4号或7号丝线间断缝合联合肌腱和耻骨韧带3~4针[图5-3]。将精索置于腹内斜肌外面,重叠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后,依次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5-3 将联合肌腱缝于耻骨韧带上
图5 改良精索腱膜下移位腹股沟斜疝修复术(McVay)

  (四)精索皮下移位腹股沟斜疝修复术(Halsted)

  此法的特点是将精索移至皮下,可利用腹部的各层肌肉加强腹股沟管的后壁,减少疝的复发。适用于年龄大、疝囊大、腹壁薄弱的病人。

6-1 拉开精索间断缝合腹横筋膜缺损后,将联合肌腱缝于腹股沟韧带上 6-2 重叠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精索置于皮下层
图6 精索皮下移位腹股沟斜疝修复术(Halsted)

  修复时,拉开精索,用细丝线间断缝合内环处腹横筋膜的缺损后,再用4-0或7-0号丝线将联合肌腱缝在腹股沟韧带上,最上一针不能缝得太紧,以免压迫精索[图6-1]。然后将精索置于腹外斜肌腱膜外面,再将腹外斜肌腱膜重叠缝合[图6-2]。有时在精索自内环通出处尚需将腹外斜肌腱膜切口上端另切一横行小口,切断部分纤维,使精索不致受压。最后将精索置于皮下层,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五)腹横筋膜修复术(Shouldice)

  Shouldice手术最本质的部分是修补内环口及腹股沟管底部的腹横筋膜。此法主要适应于巨大的斜疝、直疝和直、斜疝并存的马裤疝。

7-1 向耻骨结节方向剪开腹横筋膜(注意腹壁下动脉及腹膜外脂肪组织)

  疝囊切除前的步骤同前。分离囊颈时必须达到内环口处,把内环口周缘的腹横筋膜边缘分离出来,在颈部行荷包缝合或贯穿结扎,切除疝囊远端,任疝囊残端退缩回内环口内腹膜外间隙。此时以解剖镊子或止血钳提起内环口内侧缘的腹横筋膜,看到并向后推开腹壁下动脉及其它腹膜外脂肪组织,向耻骨结节方向剪开腹股沟管后壁的腹横筋膜[图7-1]。

  首先提起腹横筋膜上侧瓣,分离其下的脂肪层,继而提起下侧瓣,注意来自腹壁下动脉的分支穿通该筋膜瓣走向提睾肌和精索,即精索外动脉,在分支基部予以切断、结扎。下缘筋膜瓣必须分离至其融合至腹股沟韧带深部处。充分止血后,进行腹横筋膜修补和内环重建。采用双对抗缝合技术,用4-0或7-0号丝线从下端开始向上递行交叉连续缝合[图7-2]。下外侧筋膜瓣重叠缝到上内侧瓣的深面,一直缝达内环外侧缘,留下精索出口。

7-2 从下向上逆行交叉连续缝合腹横筋膜 7-3 再由上向下将上瓣游离缘与下瓣同腹股沟韧带深面融合处连续缝合

  然后,将上内侧筋膜瓣的游离缘盖在外侧瓣上面,再把上瓣游离缘与下瓣同腹股沟韧带深面融合处连续自上向下缝到耻骨结节附近,与最初的一针缝线打结,缝合针距2mm~4mm,以不同深度,缝成不平的锯齿状,以增加强度[图7-3]。完成腹股沟管后壁修复和内环口重建。

7-4 将联合肌腱与腹横肌腱缝合到腹股沟韧带上 7-5 精索置于腹外斜肌腱膜下,缝合该腱膜
图7 腹横筋膜修复术

  最后,把联合肌腱和腹横肌腱膜(弓),缝合到腹股沟韧带上,以增强腹股沟管后壁[图7-4]。精索置于腹外斜肌腱膜下,缝合该腱膜[图7-5]。

  [术中注意事项]

  1.大出血 疝修复术中发生大出血会造成严重后果。最常发生出血的3条血管是闭孔动脉异常起源支、腹壁下血管深支和髂外或股动、静脉。

  造成大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缝合腹股沟韧带时,缝针过深,穿破血管发生出血。所以,在进行缝合时,一方面应将被缝的韧带尽量提起,使之离开血管,另一方面可用左手示指将股动、静脉向外推开。万一发生出血,小的血管损伤可用压迫止血。如压迫无效,可扩大显露范围,予以结扎(固有交通支,不会发生组织血运障碍)。但大的血管损伤时,则需及时扩大切口,暂时压迫出血的上、下血管,然后用3-0丝线修复血管破口。万不得已时,才考虑采取结扎方法。此外,由于阴囊组织疏松,即使是细小的出血点也不易自行止血,以致形成血肿。因此,操作中无论大小出血点均应仔细结扎。

图8 睾丸的供应血管

  2.下腹壁神经损伤 下腹壁神经分布较密,如图6-8所示,切开腹壁各层时应避免损伤。一旦切断,宜将断端结扎,以防营养血管渗血。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绞窄性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腹股沟01
小儿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腹股沟肉芽肿(donovanosis)
腹股沟区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