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谱资源
 医学全在线 > 医学图谱 > 手术图谱 > 创伤及骨科学 > 切骨术 > 正文
膝外翻,膝外翻切骨术
医药图谱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适应证]

  膝内、外翻畸形严重,两下肢伸直,两膝相碰时,单侧外翻畸形者两踝间距在5cm以上,双侧畸形在10cm以上;或两踝相碰,单侧内翻畸形两膝间距>5cm;双侧畸形的>10cm以上,引起行走困难或膝关节疼痛者均应施行切骨矫形术。

  [术前准备]

  1.判断畸形的主要部位 术前需要判断膝内、外翻主要是胫骨还是股骨的畸形所引起。如以股骨畸形为主,应行股骨切骨术;如以胫骨为主,则应行胫骨切骨术。少数严重畸形者,股、胫骨均有明显畸形,则二者应先后施行切骨术,间隔8周左右。简单有效的判断方法是在X线透视下观察整个下肢,以判断畸形的主要部位。

  2.测切骨部位与切骨角度 以骨畸形为主者摄一包括畸形骨及其上、下两个关节,以关节畸形为主者摄包括该关节及其上、下两骨的大部分的X线片,以决定切骨部位。

⑴楔形切骨的测定 ⑵楔形切骨矫正后,
力线恢复正常
⑶直线形切骨矫形后,
楔形裂隙用植骨充填
图1 右侧股骨下段切骨术(角度与部位测定)

  股骨下段畸形:先划一膝关节的平面线AB,在其中点作一垂直线CD(即正常力线),再作一股骨干的纵轴线EF,CD与EF线的夹角即为需要纠正的角度,也就是需要楔形切除骨质的顶角(或是直线形切骨矫形中施行楔形植骨的顶角)[图1]。切骨平面A'B'(即AB的平行线)应选在CD线与EF线的交叉点最为理想。愈近关节,矫正愈准确,但应与骨骺线有一定距离,并留出钢板固定的部位,以免伤及骨骺。一般选在干骺端适当部位。再作EF的垂线GH,与A'B'相交于股骨外侧皮质,两线夹角的楔形骨质即为需切除的骨质。

⑴测定切骨部位 ⑵楔形切骨矫形后,
原力线EF恢复正常
⑶直线形切骨矫形后,
楔形裂隙用植骨充填
图2 右侧胫骨切骨术(角度与部位的测定)

  胫骨畸形:先作胫骨上、下骨骺的平面线AB、GH,在骨骺的中点作垂直于各骨骺平面线的垂线CD、EF,其交点即为切骨的平面,其夹角即为需要纠正的角度[图2]。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3.楔形切骨或楔形植骨的选择 楔形切骨,即按设计切除一块楔形的骨质,矫正畸形和恢复正常力线后两骨端可以密切对合;楔形植骨,即作直线形切骨,按设计矫正畸形后,骨断端间形成楔形缺损,另以骨块移植充填。二者各有其优缺点:楔形切骨后,肢体稍有短缩,但不愈合的机会极少;而楔形植骨后,肢体稍有增长,但愈合时间较长,有可能不愈合。临床上一般多用楔形切除术。除非躯干与下肢相比显得下肢短,或比对侧下肢短缩较多,且肢体畸形不重,预计切骨后骨缺损不太大者,可用楔形植骨术。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轻度瘢痕性眼睑外翻手术治疗
瘢痕性唇外翻修复术
松弛性下睑外翻手术
重度瘢痕性眼睑外翻手术治疗
肘外翻切骨术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