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省卫生局长会议参阅材料 2008年全省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统计报告 安徽省卫生厅信息中心 2008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我省各级卫生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宗旨,不辱使命,相濡以沫,共克时艰,经受了冰冻雪灾、手足口病、抗震救灾、问题奶粉等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的严峻考验,并取得了应急援救工作的最终胜利。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和城乡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加强重大疾病防治,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施开展卫生民生工程,严格卫生服务监管,促进中医药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努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现将全省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有关统计数据简报如下: 一、卫生资源 1、卫生机构:2008年末,全省卫生机构总数8576个,比2007年底增加74个。其中:医院7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571个,乡镇卫生院1792个。与2007年相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机构涨幅较大,增加了311个,医院略有增加,乡镇卫生院随着农村基层卫生组织的调整和乡镇行政区划的变更持续减少,其他卫生机构数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医疗机构床位:2008年末,全省医疗机构床位14.6万张,其中:医院床位9.5万张(占65.5%),卫生院床位4.2万张(占28.7%)。与2007年比较,医疗机构床位增加6576张,其中:医院床位增加5273张,卫生院床位增加506张。2008年末,全省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2.06张,比2007年增加了0.08张。 3、卫生人员:2008年末,全省卫生人员总数22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8.1万人,其他技术人员1.01万人,管理人员1.16万人,工勤人员1.81万人。与2007年比较,卫生人员增加650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增加6003人,其他技术人员增加279人,管理人员增加46人,工勤人员增加178人。2008年末,全省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15万人(其中:执业医师5.34万人),注册护士5.73万人。卫生人员中,医院卫生人员13.4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4万人,内: 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3.9万人、注册护士4.3万人。 2008年末,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2.7人,比2007年增加了0.08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07人、注册护士0.85人,分别比2007年增加了0.03人、0.02人。 二、卫生民生工程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截至三季度末,实际筹集新农合基金共42.84亿元,上年结转6.42亿元,累计筹集合作医疗基金49.26亿元。截至目前,全省17个市的100个县(市、区)开展新农合,实现中央和省政府提出的覆盖全省100%的县(市、区)的目标,覆盖农业人口5020.12万,参合人口4523.89万人,全省平均参合率为90.12%,前三季度全省新农合基金共支出23.59亿元,累计受益910.44万人次。 2、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央、省、市、县共安排资金22172万元,计划规范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31个。截至目前,全年新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46个,到2008年底全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数达到150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中心完工72个、在建16个,站完工292个、在建39个;完成全科医师骨干培训71人,全科医师社区培训基地带教师资培训57人;全省17个市共培训全科医师1251人,社区护士1172人。 3、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央、省、市、县共安排资金24169万元,计划建设261个乡镇卫生院, 2550个村卫生室。现乡镇卫生院完工199所、在建62所;村卫生室完工2346所、在建204所。 4、重大传染病救治:中央和省共安排资金6460.7万元。其中:省财政安排艾滋病、结核病救治经费1359万元,计划救治艾滋病1800人、结核病5500人。截止2008年底,实际救治艾滋病2574人、结核病7768人,通过实施中央财政项目,对2528艾滋病人实施免费抗病毒治疗免费CD4检测8641人次,免费抗结核化疗45316人,免费痰检263122人次,免费摄胸片97199张。2008年,计划救治晚期血吸虫病人6020人,实际救治晚期血吸虫病人6166例。 三、应急救援工作 1、 抗雪防冻救灾:全省设置医疗救治点678个,医疗机构共救治因雪灾伤病22223人次,其中外伤20859人次,冻伤1317人次,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47人次。派遣医疗防病小分队1932支次8190人次,为滞留人员诊疗21000人次。3月份以后落实中央补助我省4591万元,其中:抗雪救灾医疗救助经费1000万元,冰冻雨雪灾后恢复重建经费3591万元,安排11个市65个县(区)的灾后重建项目287个。 2、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向阜阳、亳州等市派出手足口病防治临床和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25人次,全省治疗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6454例。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安排手足口病防治专项经费5570万元,一是由省级统一紧急采购价值800万元的20台小儿呼吸机、80台小儿心电监护仪等急救医疗设备和2400支丙种球蛋白,分发各地定点救治医疗机构;二是在资金到达后,迅速将4770元补助资金下达至阜阳市、亳州市及其他15个市和部分省级医疗卫生机构。 3、“5.12”地震灾害医疗救援工作:“5.12”地震灾害发生后,从全省54家医院抽调231名医疗专业技术骨干,先后组建三批省级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医疗队赶赴四川;接收四川地震灾区的伤员103名,成功抢救60名危重伤员,无一例伤员死亡;从7家医院抽调40名专家分两批驻点我省对口支援的松潘县进行对口支援。安排航班22个班次,运送20支医疗小分队、16支卫生防疫小分队、8支卫生监督小分队,共计446人飞赴四川灾区,共救治病人24798人,其中重症病人183人;卫生防疫队累计消杀面积为96.2万m2,卫生宣教39131人次,心理干预2987人次;卫生监督队对支援灾区行政村的卫生监督覆盖率达96.25%,村民组卫生监督覆盖率达88.74%;运送药品、器械和各种保障物资30.4吨,价值约303.9万元;接收四川震区伤员103人,花费救治费用342万元(不含陪护等费用,截至11月17日)。通过各渠道争取经费1050万元,其中:民政厅拨付的定向捐赠款300万元、省红十字会拨付的捐赠款120万元、省财政拨付的医疗防疫监督队后勤保障经费及工作经费300万元、国家卫生部拨付的医疗防疫监督队工作补助120万元、省财政厅先行预拨的四川伤员救治经费210万元。 4、抗洪救灾防病工作:2008年7月30日至8月2日,滁州、巢湖市遭受8号“凤凰”台风带来洪涝灾害,卫生厅指导灾区卫生部门全力开展救灾防病工作,实现了灾后无传染病流行,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目标。全省共派出医疗、防疫小分队830支3128人次,诊治伤病人员34081人次,消杀环境面积348.9万平方米,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20.3万多份。争取江淮防汛应急工作经费92万元,补助1个省直单位、6个市共18个单位。 5、处置三鹿奶粉事件:今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在全省确定了148所收治三聚氰胺致泌尿系结石患儿定点医疗机构,1245所承担诊断筛查和门诊收治的医疗机构,截止12月31日,全省共筛查患儿1435546人次;申请2700万元为省市定点医院和每个县市区定点医院购置了B超;申请省财政经费310万元为5所省直医疗机构、17所市级综合性医疗机构购置了外科手术治疗患儿紧缺的小儿膀胱镜、输尿管镜,财政部门帮助解决了3523万元垫支经费。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6533万元。 6、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200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年共报告和有效处理各类突发事件143起。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省级平台建成使用,实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动报警,与9个市实现了视频会议系统连通。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率达到100%。全省开展卫生应急培训10.1万人次、应急演练45次。合肥、马鞍山、铜陵三市积极开展卫生应急进社区(乡镇)活动。2008年全省投入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手足口病防治、四川震灾、奶粉事件等应急处理经费1.8亿元,应急保障能力得到加强。 四、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 2008年重点加强了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力度,经积极争取国家安排我省2007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37656万元,比去年增加投入46%。 (一)加强重大疾病防治 1、艾滋病防治工作:已验收并开展工作的有1个省级艾滋病中心确认实验室,15个市级确证实验室,115个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各级医疗、预防和保健机构设立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299个。截止2008年底,在10个城市开设12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累计治疗2103人,正在治疗921人。2008年,全省累计接受抗艾滋病病毒成人治疗2528人,正在治疗1990人;2008年全省累计开展儿童抗病毒治疗68人,正在治疗66人。符合治疗条件的病人80%以上得到抗病毒治疗和抗机会性感染治疗;全省开展自愿咨询检测61509人次,全年累计干预高危人群181628人。全面完成省政府“四个一、三条线”工程建设,全部48个艾滋病重点救助关怀村艾滋病专用村卫生室均开诊。建立了48个艾滋病专用村卫生室,修建道路111.6公里,为无房或危房艾滋病特困家庭新建住房141户,修缮234户,解决了饮水问题。 2、结核病防治工作:截至2008年11月底,全省共发现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25769人,发现率为68.1%,完成任务数97.3%。2、截至2008年三季度末,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为92.5%,免费治疗肺结核病人32547人。 3、免疫规划工作:2008年1-11月“五苗”接种率为99.3%,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94.3%。2008年我省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截至11月底我省流脑疫苗(含A群和A+C群)接种人次数为106.76万,乙脑疫苗111.03万,麻风疫苗15.18万,麻腮疫苗11.47万,麻腮风疫苗2.8万,甲肝疫苗8.59万。 4、法定报告传染病防治工作:全省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19.27/10万,比去年减少22.25/10万;甲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349.64/10万,比去年增加36.69/ 10万,增加原因主要是:一是加强了疫情报告管理综合管理,建立和完善了我省疫情网报系统,减少了漏报;一是手足口病列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增加了阜阳市等地手足口病病例报告。 5、疟疾防治工作: 2008年,疟疾报告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发病率为22.04/10万,较2007年下降了50.69%。 6、地方病、血吸虫病预防控制:2008年,全省完成钉螺调查面积4.41亿平方米,药物灭螺面积6889万平方米,人群血清学查病147.5万人次,粪检查病20.4万人次,抗病原治疗20.9万人次,晚期血吸虫病人医疗救治6166例,对全省105个县(市、区)的30866份居民家庭的食用盐进行了监测,其中非高碘地区监测30050份,高碘地区监测816份。非高碘地区检测结果为:碘盐覆盖率99.85%,碘盐合格率98.94%,合格碘盐食用率98.79%,全省非碘盐食用率为0.15%,比2007年下降了46.4%,各项指标均保持国家规定的消除碘缺乏危害标准。2008年,全省血防区居民血吸虫平均感染率为0.54%,急性血吸虫病发病率为0.28/10万,比 2003年的平均感染率与发病率分别下降37.21%和93.55%,均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池州市贵池区等19个血吸虫病疫情未控制县(区)在2007年经省考核达到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后,2008年又顺利通过了国家抽查考核评估,全省提前实现了以行政村为单位血吸虫病疫情控制目标,涉及人口1022.6万人; 马鞍山市金家庄区、雨山区,芜湖市镜湖区,铜陵市狮子山区和11个乡(镇)、71个行政村新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涉及人口158.7万人;天长市、郎溪县和4个乡(镇)、40个行政村新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涉及人口115万人。全省以县(市、区)为单位持续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已连续23年未发现新发的地方性克汀病病例。全省在校学生和成人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6.7%和84.4%,均已达到国家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目标水平。 (二)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 2008年,妇幼保健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孕产妇死亡率28.75/10万,婴儿死亡率11.76‰,比2007年分别下降了8.8%和25.3%,也低于全国的34.2/10万和14.9‰平均水平;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5.8%,比2007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新生儿疾病筛查率48%,比2007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1市5县妇幼保健机构重点建设初见成效,基本解决了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交通工具问题,县乡产科建设再上台阶,母婴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更加规范,艾滋病母婴阻断成功率达100%;“降消”项目管理不断深化,共补助农村住院分娩产妇15万名,补助资金3047万元,同时,在20个国家级贫困项目县推行实施了农村孕产妇乡镇卫生院住院分娩平产免费政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城乡环境卫生持续改善 1、创建卫生城市:2008年末,全省共创建国家卫生城市1个,国家卫生镇(县城)4个,省级卫生城市2个,省级卫生镇(县城)4个,省级卫生村4个,省级卫生先进单位165个。与2007年比较,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数和国家卫生镇(县城)数没有增加,省级卫生城市数增加1个,省级卫生镇(县城)数增加2个,省级卫生村数增加4个,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数增加108个。 2、农村改水改厕:2008年末,全省农村改水受益人口普及率 87.73%,其中: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普及率39.13%;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3.30%,其中: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19.14%。与2007年比较,全省农村改水受益人口普及率增加1.58个百分点,其中: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普及率增加3.9个百分点;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增加1.36个百分点,其中: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增加0.64 个百分点。 (四)、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1、监督执法机构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2008年,市级卫生监督机构更名为卫生监督局的有5个。卫生监督检验技术支持机构增加1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卫生部确定为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 2、加强监督执法能力建设:在2003-2007年组建了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基础上,继续开展卫生监督人员培训,全年共培训卫生监督执法技术人员2953人次,培训卫生监督执法管理干部282人次。2008年我省进一步改善卫生行政执法装备条件,配发执法车辆14台,配发“取证工具”—“数码相机”88台;为各市、县、区卫生监督执法机构配发了现场快速监测设备。 3、加大执法力度:2008年,全省卫生行政处罚案件共22902件,比2007年增加9.9%,比2004年增加了近六倍,卫生执法人员人均办案数8.65件。 五、医疗服务 (一)、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1、医疗保健机构国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今年,国家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做出了加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决策,年末追加了我省1156个建设项目、总投资61197万元。结合上半年下达的投资计划,全年国债项目共安排我省2650个建设项目、总投资85492万元。即:安排建设市级重点中医院7个,中央投资8050万元、地方配套23440万元,总计31490万元,规划建设131000平方米。建设县级医疗保健机构38个,中央投资5510万元、地方配套7890万元,总计13400万元,规划建设141600平方米(其中,建设县医院10个,总投资5700万元,规划建设62000平方米;建设县中医院12个,总投资5640万元,规划建设58300平方米;建设县妇幼保健院16个,总投资2060万元,规划建设21300平方米)。建设乡镇卫生院565个,中央投资21000万元、地方配套7804万元,总计28804万元,规划建设458130平方米(其中含民生工程建设项目182个,总投资7445万元);并为480个乡镇卫生院配置医疗设备价值9080万元。建设村卫生室1560个,中央投资1290万元、地方配套1428万元,总计2718万元,规划建设37740平方米。 2、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快速发展,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加强。2008年底,全省城市246个街道中,197个街道设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街道总数的80%。全省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数1571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264个,覆盖约78%的城市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总数达1.5万余人,平均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人,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人。与去年相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加311个,卫生人员增加约5000人。参加全科医生岗位培训5464人、社区护士岗位培训3481人;完成41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建设,年门诊人次达3500万以上。 3、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得到加强。2008年底,全省61个县及县级市共建有医院268所、妇幼保健院(所、站)61所。全省1519个乡镇共设乡镇卫生院1792个、床位4.2万张、人员5.4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5万人。与上年比较,医院略有增加、乡镇卫生院机构数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机构合并和乡镇撤并),床位数及人员数都在增加。2007年底,全省18767个行政村共设村卫生室2.1万个,96%的行政村设有卫生室;村卫生室执业(助理)医师5306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44433人。
(二)、医疗服务不断深化 1、门诊和住院工作量继续增加。据前3季度数据测算,2008年全省医疗机构(不包括诊所、医务室和村卫生室等)诊疗人次预计达927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7%;全省医疗机构入院人数预计达398.7万人,比上年增长1.85%。2008年全省医院诊疗人次预计达4404.9万人次,入院人数预计达406万人。与上年比较,医院诊疗人次增长0.51%,入院人数增长3.89%。。2008年卫生院诊疗人次预计达375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8%,入院人数149万人,比上年增长2.89%。 2、医疗服务效率提高。据2008年前3季度预测,医院病床使用率为79.74%,卫生院病床使用率达到55.61%。与上年相比,医院病床使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卫生院病床使用率提高9.5个百分点。2008年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9.9日,比上年平均缩短0.9日。 3、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据2008年前3季度统计,医院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为98%,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8.97%,医院感染率0.88%,无菌手术甲级愈合率92.94%,无菌手术感染率1.1%。与上年相比,医疗服务质量有所提高。 4、病人医疗费用涨幅回升。据2008年前3季度卫生部门综合医院统计,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132.04元,比2007年增加13.19元,上涨11%;出院者人均医疗费4636.94元,比上年增加416.68元,上涨10%。2008年前3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7.0%,费用涨幅的回升主要受物价上涨影响。 从五级综合医院看,2008年前三季度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省属医院为177.16元,比上年增加14.25元,上涨9%;地市属医院为128.99元,比上年增加10.5元,上涨9%;县属医院为113.4,比上年增加10.56元,上涨10%。省、地级市、县属综合医院出院者人均医疗费用比上年分别增加379.95元、530.99元、309.01元,分别上涨5%、11%和22%。 5、全省无偿献血工作再上新台阶: 2008年,全省年血液采集总量达526075个单位,约105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吨。无偿献血比例100%,其中自愿无偿献血占血液采集量的比例达99%以上,2次以上无偿献血比例为38.25%,400ml献血率为47%。 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一)参合情况。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我省2003年下半年启动了第一批10个县新农合试点,2007年扩大到81个县(市、区),剩余的19个县(市、区)均于2008年1月1日启动实施,实现了“全省覆盖”,100个县(市、区)全部实施新农合。截至2008年3月31日,全省实际参合农民4514.22万人,参合率89.9%。根据2008年第1次省长办公会议决定,全省各地开展了农民的二次筹资工作,截至2008年9月30日,已有69个县(市、区)完成二次筹资任务,全省实际参合农民4523.89万人,参合率达到90.12%。较2007年农民参合率85.83%提高了4.29个百分点。 (二)基金筹集情况。2008年起,农民人均筹资水平达到了100元(2007年人均筹资水平为50元)。其中,中央、省、县三级财政分别按40、30、10元补助,农民个人缴纳20元。全省前三季度实际筹集新农合基金共42.84亿元,上年结转6.42亿元,合作医疗基金累计49.26亿元。 (三)基金支出情况。前三季度全省新农合基金支出23.59亿元,占2008年筹资总额的55.06%。其中:住院补偿1647214人,住院补偿支出219601.03万元;门诊补偿6454974人,门诊补偿支出9478.04万元。 (四)群众实际补偿、受益情况。 1、补偿人次:2008年前三季度,新农合补偿累计受益910.44万人次。其中:住院补偿164.72万人次(占18.09%),门诊统筹补偿328.88万人次(占36.12%),家庭帐户补偿310.37万人次(占34.09%),特殊病种大额门诊补偿6.25万人次(占0.69%),体检补偿82.16万人次(占9.02%),住院分娩补偿16.16万人次(占1.78%),其他补偿1.9万人次(占0.21%)。 2、住院补偿受益率:前三季度全省参合农民平均住院率为3.65%。 3、实际补偿比:前三季度全省农民住院实际补偿比为44.62%,较2007年前三季度的31.07%有大幅度提高(2007年全年实际补偿比为32.94%)。其中,县外医疗机构、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住院实际补偿比分别为:36.66%、49.1%、59.16%。
七、医学科技教育 1、乡镇卫生院人才招募工作:2008年,包括皖北15个县区在内,全省共有40个县(市、区)上报了医科毕业生招募信息材料,共招募医科毕业生457名,其中本科生41名、大专生416名。自2004年我省制定招募政策以来,全省累计招募医药卫生类毕业生1890名,其中本科生309人、专科生1581人。 2、扩大范围开展农村在岗卫生技术人员成人大专学历教育:2008年,全省有678人报名参加考试,611人经审核符合报告条件,有530人通过入学考试被录取参加学习。 3、社区卫生人才培养:组织培训全科医师骨干69名;各市开展全科医师岗位培训1488人、社区护士岗位培训1318人。 4、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结业考试:本次考试全省共有3037人报名,2891人参加考试,考试合格2375人,其中,全科医师1245人、社区护士1130人。 5、省直单位继续医学教育证书管理:对省直单位10054名卫生技术人员开展了2005-2007年度集中验证。组织申报获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7项,评审公布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27项。完成国家级项目学分证明4637本、省级项目学分证明19865本、好医生远程教育学分证明2357本及双卫远程教育学分证明5861本的审核验证工作。完成省直医疗卫生单位和省直有关部门下属医疗卫生单位共30家单位当年晋升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96人继教证书的审核验证工作。组织全省申报2009年国家级继教项目共55项。 6、组织开展了对2005年批准的23个省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重点学科进行的期末验收考评工作:22个学科均完成了建设目标任务,通过验收。其中成效突出、考评优秀的7个;成效明显、考评良好的14个;考评合格的1个。 7、“2008年省临床医学应用技术项目”申报与评审工作:受理30多个临床学科申报项目246项,经专家评审者择优评出立项资助课题62项和立项自筹课题87项;首次组织开展了“省临床重点学科新技术引进项目”的申报与评审工作,受理申报项目53项,经专家评审择优评出新技术引进项目20项和新技术研究项目10项。以上省临床医学应用技术项目和省临床重点学科新技术引进项目共计予以专项补助经费240万元。 八、中医工作 2008年,中央和省投入我省中医药项目资金16421万元,其中省中医专项经费770万元,争取中央项目资金15651万元。我省有4项中医药科研课题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项目9项;获得2008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和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各1项;我省14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评估。成功举办“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活动期间,全省共有400多个医疗、教育、研究机构广泛参与,1000多名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义诊咨询活动, 对2万名群众开展了健康知识讲座,捐赠了1800万元医疗设备和80万元图书,现场义诊咨询群众3万多人次,培训社区医生2350人,加印1万份《中国中医药报》安徽特刊、发行50万份《新安晚报》“中医中药中国行”安徽省活动专刊及30万份《安徽日报》杏林专刊,发放、张贴了3万份宣传单页和宣传海报,发放科普宣传材料10万份,发送手机短信3万余条。 九、外事工作 2008年,安徽省卫生系统出国和赴港澳考察、访问、进修39批 140人次,接待外宾34批103人次,进一步拓宽了卫生对外交流与合作领域与范围。选派了援也门医疗队第19队,赴也门执行为期两年的援外任务。组织高层次医学人才赴德国培训学习,第一批19人相继出发赴德;和古巴合作建立“中古合作友好眼科医院”,目前项目进展顺利。
十、卫生信息化建设 1、加强安徽省卫生行政门户网站建设:2008年,全省17个市卫生局全部开通了政府门户网站,仅我厅门户网站一年就发稿8889篇(平均每天25篇)、新闻图片453篇、卫生公告158篇、文件通知284篇;厅长信箱共接到群众来访信件1373封,公开回复792封;网站年访问量达549237人次,平均每天1556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0%。在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各省、市(区)卫生厅(局)网站的跟踪评测中,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前十位,同时,在省政府组织的省直行政部门网站评比中,连续2年被省政府授予“十大政府优秀网站”的光荣称号。 2、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2006年-2008年,投资1297万,启动并实施了“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建设项目, 2008年10月,该项目已全部完成并通过专家验收,同时完成了指挥中心和我厅中心机房的设计装修工程,全部设备已投入正常使用。全面实施全省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和全省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目前,两个项目建设均已完成软、硬件招标,正在组织实施之中。 3、医院信息化建设: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全省医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全省90%的县及县以上医院和40%的乡镇卫生院开展了HIS系统应用。一些医院正在探索建立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临床检验信息系统、医学影像系统、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等集成化建设为特点的数字化医院,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互联网站,开展网上挂号、预约就诊、信息咨询、健康教育和远程服务等,方便群众,方便病人,服务社会。医院信息化应用主体开始从收费员、护士、管理人员向临床医生、门诊和住院服务应用转移。临床信息化研究热点也已经从医学影像应用、检查和检验设备应用,向电子病历、系统集成和信息资源规划方面发展。目前,我省医院信息化建设正逐步从以财务、药品管理为重点的信息系统,转向以“电子病历”为主线、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过渡。 【数据来源】:1、各市卫生局2008年网络直报 2、各市卫生局年报表 3、卫生厅各业务处(室、局)统计报告
全省卫生机构、床位数
新农合累计支付补偿金情况(单位:万元)
新农合补偿受益情况表
妇幼卫生发展主要效果指标
2007-2008年度各项民生工程中央、省、市、县总投资一览表 单位:万元
2007-2008年中央转移支付项目资金投入情况
2007-2008年度省卫生厅采购资金完成情况一览表 单位:万元
2007-2008年度中央国债性资金投资一览表 单位:万元
安徽省卫生创建情况
安徽省农村改水改厕普及情况
2008年全省碘盐监测情况汇总表
2007年和2008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主要工作指标
注:1、甲乙丙类报告发病率略有上升系加强了疫情报告管理综合管理,建立和完善了我省疫情网报系统,减少了漏报和增加了阜阳市等地手足口病病例报告。 2、2008年疟疾报告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主要由于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强化各级政府责任,我厅与各重点市卫生局签订疟疾防控责任目标书,明确目标任务;二是继续实行春季传染源清除活动,开展休止期服药,实际服药1708187人,服药率为98.94%。三是加强对基层人员培训和36个疟疾防治重点县(市、区)的1831个乡镇卫生院的镜检质量督导。四是及时、规范治疗现症病人。
2008年度卫生厅科教处有关工作统计数据
卫生外事(援外)2007和2008年主要工作指标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