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卫生登文选编——
用一颗纯朴善良的心 履行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
张小河,揭西县人民医院内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我只是立足岗位,做好百姓的医生,解决病人的痛苦”。
从医20年来,张主任每天的门诊量都在80人次左右,在病人的心中,他亲切可敬,值得信赖;在同事的眼中,他医术高超,认真负责。这位来自大山里的白衣天使有着一颗纯朴、善良的心,他办公室里的几十面锦旗就是百姓对他从医20年来良好的医德和医术最好的诠释和肯定。
一、扎根基层,服务农村
张小河医生1993年毕业于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医疗系。毕业后直接分配回家乡揭西县人民医院。当时的揭西县医院是省里有名的落后医院,时任卫生厅长的黄庆道视察该院时就曾说过这所破旧的医院在省里找不到两三家了。张医生来到县医院内科时也只有几个五十几岁的老主治,没有一个高级职称的医生。但是年轻的张医生并没有气馁,他利用一切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购买订阅医学书刊杂志,整日泡在病房里观察病人的病情,只要有重大疑难病情或抢救场面,总能看到张医生的身影。这样,勤奋临床实践、努力钻研理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终于使年轻的张医生成长为能应付内科各种急危重症的出色医生。1996年张医生被派往母校汕大医学院附一院心内科进修,他更是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努力学习,刻苦实践,使自己的业务能力有了更大幅度的提高。
单有业务能力还远远不够,张医生把目光投向了广大的农村。他利用一切业余时间下到基层去,下到农村去。在农村张医生没有任何顾忌,只要有病人抬腿就去,迈步就进病人家门,看了病就走,茶水可以喝,红包一概不收。连当地村民对此都已非常习惯。揭西县五云、上沙,几乎每个村落都落下了张医生的足迹。张医生曾经不无自豪地说:五云和上沙没有一个村子我没去过。凭着这样的努力,张医生终于在揭西这块土地上开拓出了自己的天地。
二、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自从成为一名医生之后,张医生从来就没有放松过业务学习。他深知医学博大精深,不进退,现代医学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稍有松懈就会被时代抛弃。坚持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医学杂志学习,在网上学习,向同行学习,向上级医生学习,还向病人学习。十几年来,张医生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了论文10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县医院内科张医生始终是内科学术的带头人,在心血管、内分泌、风湿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方面颇有造诣。近年来,身为科主任的张医生还带领内科完成了尿毒症病人腹膜透析术,填补了县内空白。内科护理组也在张医生的支持下,完成了经外周静脉深静脉置管术,填补了县内空白。
三、服从安排,随时待命
揭西县人民医院是县医疗单位的龙头单位,几乎每一次重大卫生公共事务都要参与。03年的抗击“非典”,张医生积极参加,不怕危险,迎难而上,排查了多起群体性发热事件,被评为省抗击“非典”先进个人。此后又先后领导、组织、参加04年、05年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救治工作,08年的三聚氰胺毒奶粉排查工作,09年、10年的甲流防治工作,及手足口病的救治工作。在每一次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张医生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不顾危险,赢得了人民群众和领导的高度信任。
四、医德高尚,热心为民
作为一名医生,张小河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节假日。他有一句名言:我是从年初一上班到年三十。他的手机总是放在枕头边上。别人说手机有辐射,而他却说,我怕没听到铃声让病人或者科室医生等太久。随叫随到是张医生的习惯,白天不必说,下半夜被叫起来出诊或者去科室抢救病人也是常事。报酬无所谓,只要能把病人救过来,心里就满足了。这是张医生最常说的一句话。
大家都说,张小河主任不容易啊!任何病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天黑下雨雷鸣电闪,只要求叫他,他都是亳无条件第一时间自驾私家车奔赴,早年还是徒步跋山涉水,为了加强力量有时毫不客气地抓上我们走乡串队,到患者家中救死扶伤。谁还讲夜班费、出诊费?正确的诊疗,挽救了生命是最满意的报酬。
揭西县人民医院内儿科主任张小河医师,他是那么平凡,那么纯朴,却给我们极深的印象。
作者:张小河 张振林
单位:揭西县人民医院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 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