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国卫生人才网
各省卫生人才网
浙江 重庆 河南 广东
河北 上海 北京 天津
山东 安徽 山西 江苏
湖北 湖南 江西 福建
云南 四川 广西 贵州
陕西 兵团 甘肃 宁夏
辽宁 青海 新疆 西藏
吉林 黑龙江 海南 内蒙古
 医学全在线 > 中国卫生人才网 > 湖北卫生人才网 > 武汉 > 正文
市关于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中医科建设达标复核检查评估通报
来源:武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更新:2013/7/26 字体:

武卫〔2010〕246号

各区卫生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发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口计划生育和卫生局:

为进一步加强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建设,根据《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中医科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武卫[2010]72号)、《市卫生局关于2010年上半年社区服务中心标准化中医科建设复核检查的通知》(武卫办[2010]100号)和《市卫生局关于2010年下半年社区服务中心标准化中医科建设复核检查的通知》(武卫办[2010]162号)的精神和相关要求,结合各区申报情况,我局组织由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及各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检查组进行了复核检查评估。现将复核检查评估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基本情况

(一)复核检查对象

全市共申报115家,其中大型16家,中型44家,小型55家。(见表1)

(二)复核检查内容与方式。

1.复核检查主要内容

围绕我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中医科建设的主要要求,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科室设置、医疗服务质量及服务水平、继续教育和健教四个方面来进行检查评估。

表1:2010年各区不同类别中医科申报情况

区  域

大  型

中  型

小  型

合  计

江岸区

2

4

13

19

江汉区

2

5

6

13

硚口区

2

3

5

10

汉阳区

2

6

3

11

武昌区

2

8

6

16

洪山区

2

8

7

17

青山区

3

2

9

14

新洲区

0

1

1

2

黄陂区

0

1

1

2

蔡甸区

0

1

0

1

江夏区

0

1

1

2

汉南区

0

1

1

2

东西湖区

1

0

1

2

武汉开发区

0

2

0

2

东湖高新区

0

1

1

2

合  计

16

44

55

115

2.复核检查方式

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现场查看、现场考核等方式进行复核检查。

(三)复核检查工作组织实施。

1.复核检查组织

全市统一安排工作日程,统一检查内容,统一评分标准,统一工作程序,统一专家培训,制定了《武汉市社区服务中心标准化中医科建设复核检查手册》,由专家按统一要求进行检查,并分组打分最后汇总计算总分。我局对所有检查结果和原始检查记录表进行认真核对并对个别存在问题的评分进行了修正。

2.工作方式

汉阳区、硚口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每个区推荐3名专家组成专家组交叉检查,本区专家不参加对本区的复核检查评估工作。

3.专家组成

全市共组成了5个专家组,每组7人,其中组长1人(由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担任),副组长2人(由市卫生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及市财政局相关处室负责人担任),联络员1人(由市卫生局相关处室成员担任),管理专家1人,临床专家1人,护理专家1人。

4.工作要求

检查中检查组成员要公正公平,认真负责。受检区和受检单位要实事求是。检查过程中一切接待从简。

二、检查评估结果与分析

(一)总体情况

不同规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评分差别较大,其中,大型中医科平均分值最高,为968分;其次是中型中医科,为892分;小型中医科分值最低,为805分。小型、中型中医科与大型中医科的主要差距在科室设置管理、医疗服务质量及服务水平等方面,同时部分中小型的中医科又超过上一型的中医科的得分(分别为13.64%,20%)。

对16家大型中医科得分的分析结果显示,最高分1003分,最低分864分,其中1000分以上的1家(占6.25%),平均分968分以上的11家(占68.75%),平均分968分以下的仅有4家(占25%),说明大型中医科在四项重点工作各方面均处于较高水平,在建设标准化中医科工作中保持领先,建设成效显著。

对44家中型中医科得分的分析结果显示,最高分994分,最低分800分,其中968分以上的6家(占13.64%),892-968分的18家(占40.91%),892分以下的20家(占45.45%)。

对55家小型中医科得分的分析结果显示,最高分955分,最低分600分,其中892分以上的11家(占20%),805-892分的20家(占36.36%),805分以下的24家(占43.64%)。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

85.2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中医药工作方针政策,中医药工作有领导分管并管理到位。73.91%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西医并重,将中医药工作纳入中心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有切实可行的措施。84.3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种管理组织有中医药人员参与。61.7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习贯彻了国家《社区中医药工作指南》。54.7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中医科医疗质量管理体系。80.87%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70.43%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适宜技术推广方案。73.91%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治未病工作方案。66.9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完善的统计报表制度。可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化中医科管理方面,社区服务中心给予了高度重视,采取了积极措施。

(三)科室设置管理

71.30%的中医科能开展针灸、推拿、中药和煎药服务,有明确中医专科专病1个,并达到要求。71.30%的中医科设置有治未病、名医工作室。100%的中医科房屋使用面积(含中医医疗用房、中药药剂用房、煎药室)不低于40平米,115家中医科平均房屋使用面积为289.08平米。65.22%的中医科各科诊疗用房布局合理、规范,体现以人为本,区域相对独立。100%的中医科执业(助理)医师,不少于2人,其中一名为执业中医医师或主治中医师以上职称,115家中医科共有执业医师632人。94.78%的中医科有不少于1名中药人员。68.70%的中医科配齐5种常规诊疗设备:煎药机、中药柜、中药熏蒸治疗仪、牵引设备和电子理疗设备等。

(四)医疗服务质量及服务水平

93.91%的中医科严格遵守基本医疗管理制度,执行中医药护诊疗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等,未发生医疗事故和严重差错。35.65%的中医科中医门诊、住院病历和中药处方格式符合有关规范要求。80.87%的中医科注重中医内涵建设,有中医特色,并至少制定5个中医疾病的诊疗规范。52.17%的中医科中医门诊量,达本院30%以上。56.52%的中医科中医处方量,达本院30%以上。72.17%的中医科中医药服务收入占全院医疗服务总收入的15%以上。86.96%的中医科开展5种以上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中医药防治一体化的服务。53.91%的中医科实施院内学习和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计划与方案,100%中医人员掌握市级推广的适宜技术。33.91%的中医科制定有中医药内容的适合社区的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以及亚健康人群的保健方案各1种,并组织实施。45.22%的中医科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中具备体现中医(如证候与体质辨识)的内容。34.78%的中医科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工作并形成品牌。27.83%的中医科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并形成品牌。71.30%的中医科安排中医药人员指导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中医药工作,全年不低于5次。93.91%的中医科配备250种以上中药饮片,80种中成药满足临床需求。43.48%的中医科按中医护理常规对病人进行护理。33.04%的中医科定期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和考核,护理人员100%经过中医知识培训,至少掌握7种基本中医传统技术操作:针灸、毫针、水针、穴位注射、拔火罐、梅花针、中药敷药法等,合格率达95%以上。

从以上数据可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视中医科内涵建设,并制定5个中医疾病的诊疗规范;中医科的门诊量、处方量、中医药服务收入都有大幅提高;部分中医科开展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工作形成了品牌,全市尚未形成中医养生保健预防体系。经过本次评估发现:社区门诊、住院医疗文书和中药处方格式规范性有待加强,中心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中具体体现中医(如症候与体质辨识)的内容不足。

(五)继续教育和健教

71.30%的中医科中医药人员每年参加市级以上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学习不少于1次。64.35%的中医科中医、中药、中医护理人员掌握“三基知识”,“三基考核”合格率达100%。80.87%的中医科煎药室人员(无中药士以上职称)经过中药知识培训并持证上岗。45.22%的中医科总结中医药临床经验,积极发表论文每年不少于1篇。70.43%的中医科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刊出专栏、小报或印发宣传册每年5次以上。66.09%的中医科举办中医药学术讲座和中医药科普知识讲座每年各5次以上。

总的来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视中医药人员的继续教育,煎药室人员的资质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但是中医、中药、中医护理人员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还需加强;中医药的宣传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成效及问题

(一)成效

在武汉市卫生局的领导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标准化中医科建设工作,中医药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本次所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门诊总人次、住院人次、业务收入均较上年有大幅度提高,并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一,通过标准化中医科建设工作的开展,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方向。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化中医科的工作中,全市各区卫生局、申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度重视此次工作,市卫生局认真组织开展全市的督导、指导和复核检查工作。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力以赴,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建立和完善我市社区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推进中医药服务进社区,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优质、价廉、舒适的中医药服务的思想在社区服务中心内普遍得到强化,形成了共识,通过工作的开展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明确了如何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如何建设真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第二,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化中医科和复核检查的过程,也是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过程。在活动中,各区卫生局加强了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指导,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努力建设中医科的各项措施,并落实在日常工作中,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建设的四项重点工作得到了积极地推动,市卫生局的各项要求得到了认真执行,落到了实处。

第三,通过工作开展,锻炼了队伍,凝聚了力量。在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各区卫生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齐心协力,广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工作者全员参与,专家积极支持、认真工作,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进一步坚定了建立和完善我市社区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推进中医药服务进社区,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优质、价廉、舒适的中医药服务的思想,凝聚了力量。通过复核检查,为各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加强学习交流搭建了平台,锻炼并形成了一支责任心强、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突出的专家队伍。

(二)复核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从检查反馈情况看,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努力的空间:

1.部分中心对达标标准精神没有吃透,资料收集与整理不够规范。

2.建设工作开展不平衡。大型、中型和小型中医科情况差别较大,中型和小型中医科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3.医疗服务质量及服务水平建设有待加强。虽然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不足,中医门诊、住院医疗文书和中药处方格式书写性规范有待进一步加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中具备体现中医(如症候与体质辨识)的内容不足,中医护理基础理论、技术操作要加强学习。

4.继续教育和健教需进一步加强。中医、中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还需加强;中医药的宣传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认真总结分析

对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化中医科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对检查评估结果进行细致分析,找出普遍性问题和薄弱环节,以便制定针对性措施。

(二)加强整改落实

复核检查过程中,已经将整改意见反馈给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要求各区卫生局、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近期能够整改的,要立即予以整改,对于需要逐步整改的,要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并认真落实。

(三)制定完善政策措施

加强对各区卫生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指导;加强对中医、中药、中医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加强中医门诊、住院医疗文书和中药处方格式书写规范等。

(四)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研究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建设评审标准和办法,建立和完善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的管理制度和机制。

附件:各区排名表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五日

附件

各区排名表

江岸区排名:

名  次

单位名称

1

花桥街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

上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

百步亭花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

二七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

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

四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

大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7

台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8

西马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9

谌家矶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

新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

车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1

丹水池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2

球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3

劳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4

永清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5

一元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

后湖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7

花桥街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汉区排名:

名  次

单位名称

1

万松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

前进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

常青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

民权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

北湖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

新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7

唐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8

汉兴街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9

满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

水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1

民意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2

汉兴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3

民族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硚口区排名:

名  次

单位名称

1

易家墩街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

荣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

汉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

韩家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

汉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

六角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7

宝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8

汉水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9

宗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

长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汉阳区排名:

名  次

单位名称

1

建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

二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

五里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

洲头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

翠微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

琴断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

鹦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

永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7

月湖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8

江堤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9

晴川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武昌区排名:

名  次

单位名称

1

中华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

首义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

珞珈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

中南路街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

水果湖省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

珞珈山街武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

杨园街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

黄鹤楼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7

紫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8

杨园街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9

徐家棚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

白沙洲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1

石洞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2

积玉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3

中南路街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4

南湖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洪山区排名:

名  次

单位名称

1

珞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

关山街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

体育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

珞南街第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

华中科技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

张家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7

华农社区卫生服务中

8

关山街第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9

珞南街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

洪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1

地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2

和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3

华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4

湖北工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5

梨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

邮电社区卫生服务中

17

中南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青山区排名:

名  次

单位名称

1

红钢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

武东街东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

钢都花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

钢花西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

工人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

厂前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

武东街西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7

白玉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8

钢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9

新沟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

冶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1

红卫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2

青山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3

冶金街西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新洲区排名:

名  次

单位名称

1

阳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

邾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黄陂区排名:

名  次

单位名称

1

环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

鲁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蔡甸区排名:

名  次

单位名称

1

蔡甸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武汉开发区排名:

名  次

单位名称

1

沌口街沌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

沌口街沌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汉南区排名:

名  次

单位名称

1

纱帽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

湘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东湖开发区排名:

名  次

单位名称

1

佛祖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

葛化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夏区排名:

名  次

单位名称

1

纸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

五里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东西湖区排名:

名  次

单位名称

1

常青花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

吴家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相关文章
 宁夏人才网:自治区关于请报送卫生监督协管
 双鸭山医药卫生人才网:双鸭山市卫生局转发
 大兴区卫生信息网:北京市大兴区卫生系列和
 瑞安市卫生人才考试网:瑞安市市政供水单位
 新疆兵团十二师国家卫生人才网:关于召开师
 眉县国家卫生人才网:关于印发《眉县卫生系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