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医学考研
资讯
考试报名 招生简章 成绩查询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考研论坛
专业
西医综合 中西综合 公共基础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考研院校 > 华中华南 > 广西医科大学 > 报考指南 > 正文
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概况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6/9/12 字体:

广西医科大学1978年设立口腔医学专业,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口腔医学系,1998年9月成立口腔医学院,是我区培养口腔医学高级人才的基地,1985年获口腔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是国家首批具有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授予点学院之一。研究生办负责学院研究生管理工作,为了加强学院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力度,学院成立学位委员会,负责研究生发展规划、招生计划的制定,研究生考试出题、研究生复试、导师资格的审查,研究生论文答辩的组织领导等工作。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了解学科范畴内各主要研究方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能独立从事口腔科学研究,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具有独立诊治口腔专业常见病的能力和技能,热爱祖国,积极为社会主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素质的高级口腔医学专门人才,口腔专业学位临床型研究生要求达到高年住院医师水平。

      学院教学师资力量雄厚,有高级专任教师28人,中级专任教师2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博士8人,硕士1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担任中华口腔医学会9个学科专业委员会委员7人,目前有7名专家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留学,聘请客座教授5人。学院自1985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至今已招收研究生 60 名,现在读研究生14 人,46名学生已学成毕业,他们中有的继续深造考取博士学位,有的出国留学,有的成为区内外口腔医学专业的学术骨干和技术骨干。

   本院设置3个教研室6个教研组及1个口腔综合实验室,1993年5月口腔医院成立,成为口腔专业本科学生及研究生临床教学基地,拥有口腔颌面外科病床72 张,口腔综合治疗台90张。设有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口腔颌面部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和口腔预防及儿童牙病诊室,月诊量达8千多人次,病种齐全。本院各专业设有临床实习教学诊室,基础研究课题为学校科学实验中心,有力地保证了研究生教育培养。目前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1 项,厅局级科研项目26项,建院以来有240多篇医学专业论文在国内外口腔专业杂志发表。

   学院重视发展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先后与加拿大、美国、日本、英国、瑞典、丹麦、港澳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进行口腔医学专业学术交流,有力推动了学科发展和研究生教育。

 

口腔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周诺  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口腔颌面外科教授、研究生导师、南宁市青秀区人民代表、曾留学美国。1960年10 月 22 日出生,1983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2004年被评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委员;广西医师协会副会长;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考区首席考官;中华口腔医学会正颌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肿瘤学组委员;中国西部口腔协作副主任委员;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学会会员(IADMS);国际口腔研究协会会员(IADR);中华医学会口腔学会广西分会副会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广西分会医院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优秀管理者”称号;广西干部保健优秀专家;广西卫生系统科技工作先进个人;曾被评为广西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广西医科大学教学优质奖。任《中国口腔颌面外科》、《中国口腔医学年鉴》、《临床口腔医学杂志》、《上海口腔医学》、《北京口腔医学》、《广西医学》等杂志编委。

一直从事口腔医学的科研、教学、临床工作,尤其是口腔颌面外科的正颌外科、口腔肿瘤、牙种植等疾病的临床诊治。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厅、教育厅、卫生厅等科研项目8项,在国内核心杂志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八名,其中,所指导的一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在全区被评为优秀论文。

1996年初,应素有“正颌外科之父”的国际著名的正颌外科专家Bell教授邀请,赴美国开展牵张成骨技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的研究,成为我国参与该项目研究的第一人。1997年底回国后,在国内率先开展牵张成骨的研究,第一个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该领域的研究资助,填补了国内空白,应用该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地在临床上施行了20多例如小颌畸形、颅颌面畸形整形手术,术后患者在结构、功能和美观上均达到满意效果,2004年应邀到台湾义首大学进行专题演讲,在台湾口腔医学界引起了轰动。主持的科研成果《TGF-β1等多细胞生长因子在下颌骨牵张成骨中的表达研究》通过了广西区科技厅鉴定,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志愿教授等组成的专家鉴定组一致认为此成果已达国际先进水平,获得2005年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我区口腔界目前唯一获得的最高奖,代表我区口腔医学最高水平。该研究的成果除了在本单位开展应用外,还先后被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兄弟院校引用,得到了同行专家一致的好评和认同,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缩短与国内外的差距,保证本学科在广西的领导地位,在广西还率先开展正颌外科手术、血管化与非血管化骨移植同期牙种植、带蒂斜方肌肌皮瓣修复颌面缺损等,在各类颅颌面整形、口腔颌面部肿瘤综合治疗、唇腭裂序列治疗等项目,口腔颌面部损伤、骨折等疑难病例诊治也有很高的造诣,达到了广西领先水平,部分项目达国内先进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先后应邀参加在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的学术会议,2002年02月曾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在日本全国口腔颌面肿瘤学术研讨年会作题为《Comprehensive  therapy  of  tongue  carcinoma》专题报告,得到了日本同行的一致好评。

 

 

何克新 男 汉族,口腔内科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广西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广西牙病防治指导组副组长,中华口腔预防专业委员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口腔医学教育委员会委员。《广西医学》,《广东牙病防治》等杂志的编委。 

主要从事口腔专业教学、口腔临床治疗和预防的研究工作,擅长对龋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的临床治疗和研究,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指导培养了口腔医学专业硕士研生10名,7名已毕业,通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成为口腔专业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的骨干,其中一名考取博士研究生。

目前承担和参加自治区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二个研究项目,区卫生厅项目一项。完成区科技厅人工唾液对牙齿再矿化及抗龋的研究,通过自治区科技厅成果鉴定,达区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和学术交流论文9篇,主持和参加了口腔综合实验室的合并和建设,完善了管理制度,通过了自治区教育厅的实验室评估。曾被评为广西医科大学优秀教学组织工作者、先进教育工作者和模范教师称号。

 

 

 

陈文霞  女  副教授  副院长   口腔医学博士 多年的临床经验和高标准专业化的训练,熟悉口腔临床日常工作如牙齿和残冠残根的保存治疗、牙齿美白美容等技术,在根尖外科和牙髓根尖周病疑难病例诊治等方面更是有很高的造诣。

研究方向:根管的感染控制、牙体牙髓病学、超声波在牙髓根尖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于大海 男 1968年8月出生 博士 中共党员。1992年至今在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工作,教授,科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口腔颌面外科的教学、科研以及临床工作。其中1994年至1997年在广西医科大学口腔系口腔颌面外科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课题是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化疗的研究。1997年至2000年在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课题是淋巴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机理的研究。

在临床工作中,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病人一视同仁,多次拒收红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病人态度好,多次获得病人表扬,无医疗差错事故。在临床操作技能、诊断、治疗等方面有较深造诣。积极创新,对自己掌握的技术不保守,热心向下级医生传授自己的心得体会。擅长口腔颌面外科的各种手术操作。门诊治疗方面,擅长口腔内、外、修复科的综合治疗以及序列治疗。获得2003、2004年度优秀职工,优秀党员。

在教学工作中,无论是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以及进修生,都能做到勤勤恳恳,认真备课,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教学经验;钻研先进的教学措施,革新教学手段,与科室同事进行了专业教学的改革试验,获得学生好评。认真带教,讲课内容翔实,生动风趣,深得学生好评。200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在培研究生2人。2002年度被评为广西医科大学十大杰出青年教师。2002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芬兰访问学者一年。2004年十佳青年学术研究标兵,卫生厅科研先进个人。

在口腔颌面外科的科研工作中,有敏锐的创新意识,积极追踪国际科技前沿,勤奋钻研,勇于开拓。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10篇。经费约40万元。

 

 

 杨亦萍  女  大学本科毕业,口腔组织病理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组织病理教研室主任;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病理科主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病理学教学,临床病理诊断和科研工作。1992-1993年曾留学日本,从事甲状腺肿瘤的基础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教育厅基础研究基金7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一篇,中华医学系列杂志两篇。对舌癌预后的分子机制,甲状腺和涎腺肿瘤病理有较深入的研究。擅长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病理诊断。

 

 

罗莉 女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授 多次被评为广西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和优秀中国共产党党员。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10篇,熟悉口腔外科各种疾病的诊疗,擅长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三叉神经痛血管瘤的治疗。

研究方向:生物医学工程学、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病因和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病因和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农晓琳 女 副教授 博士 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科研研究方向:延腺肿瘤生物学行为及特性;延腺恶性肿瘤的治疗;头颈肿瘤的血管生成抑制治疗。现为多个科研项目的项目负责人。

研究方向: 头颈肿瘤,涎腺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口腔医学生物学研究。

 

 

林毅  男 学士 副主任医师 从事口腔颌外科20余年,熟悉口腔外科各种疾病的诊疗,擅长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综合治疗。曾先后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其它期刊2篇。1998年至2001年期间负责教育厅科题《舌颌颈联合根治加肌皮瓣修复后患者突然窒息的研究》。

研究方向: 口腔颌面外科肿瘤、外伤、炎症及神经疾患。

 

广西医科大学历年招收口腔专业硕士研究生及毕业生人数表


 

年级 招生数 届次 毕业数
85级 2 87届 2
87级 2 90届 2
88级 2 91届 2
91级 1 94届 1
92级 2 95届 2
93级 5 96届 5
94级 3 97届 3
95级 2 98届 2
96级 2 99届 2
97级 3 2000届 2
98级 4 2001届 5
99级 1 2002届 0
2000级 4 2003届 5
2001级 7 2004届 7
2002级 6 2005届 6
2003级 6    
2004级 8    
合计 60   46
相关文章
苏州大学医学院免疫学—2006年江苏省重点学
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扬州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张振刚
基础医学院招生情况
厦门大学2006年硕士考研复试基本分数线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考研首页
院校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