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医学考研
资讯
考试报名 招生简章 成绩查询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考研论坛
专业
西医综合 中西综合 公共基础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考研院校 > 华北地区 > 天津医科大学 > 院校概况 > 正文
天津医科大学导师队伍简介:中国工程院院士
来源:天津医科大学 更新:2007/9/16 字体:

郝希山,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945年9月出生。现任天津医科大学校长,天津市肿瘤医院院长,肿瘤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肿瘤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等多职。1992年10月被列入英国剑桥大学世界名人传记大辞典,1993年10月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12月被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肿瘤外科专家称号。1994年12月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杰出贡献专家称号。

   郝希山教授继承金显宅等老一辈肿瘤学家的事业,致力肿瘤临床和科研32年,经治肿瘤患者6000余例,取得多项创新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13项。作为学科带头人带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学科成为“211工程”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
 

 一、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

  1.首创"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作者)。胃癌全胃切除后传统以Roux-Y重建,术后30%合并无胃综合征。作者设计不切断空肠,以两端适度结扎将35㎝保留神经运动功能的空肠接于食管和十二指肠间构建功能"代胃"。经15年459例临床和4项动物实验证实:疗效远优于Roux-Y术式,并发症降至7.8%,下降74%,创国际最低。吴蔚然、林言箴及挂川晖夫评价:该术式是胃癌切除重建术的新突破。确具所祈求的最佳效果。

  2.国内率先开展"干细胞移植治疗实体肿瘤研究",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作者)。创建我国干细胞移植治疗实体瘤规范方案,完成最大组移植病例131例,创零相关死亡率(国际报导2-13%);高危乳癌移植组3年无病生存率87.6%,对照组58.4%(p=0.036)。

  3.国际率先开展"抗肿瘤特异性肽疫苗治疗消化道肿瘤研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作者)。建立规范抗肿瘤疫苗实验体系,开辟疫苗治疗肿瘤新途径。

 二、学术成果及学术声誉

  目前承担“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及天津市重大科研项目4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作为大会主席主持第二届亚洲乳腺癌学术会议、肿瘤基础研究及治疗国际研讨会并在第34届全日本消化道外科会议、第16届日本泛太平洋外科会议等13次重要国际会议作特邀学术报告。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12篇。主编《简明肿瘤学》、《腹部肿瘤学》,参编专著5部。任天津医科大学校长、第二届亚洲乳腺癌协会主席,第四、五届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第五、六届副理事长,国际杂志《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编委,日本昭和大学、久留米医科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肿瘤临床》主编,美国癌症研究会(AACR)会员等职。

 三、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

  作为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学科带头人,将学科建设成为“211工程”重点学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指导博士后2名,毕业博士12名、硕士13名,在学博士18名。

 四、学风及职业道德

  郝希山以金显宅为榜样,为弘扬他“德高医粹”崇高精神,在津主持塑立了金显宅铜像。他尊重老一辈医学家,虚心向同行学习,与他人合作,为人坦诚,治学严谨。曾获市“特等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先后被人事部、卫生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咨询及答疑
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天津医科大学1998年病理学(硕士)
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肿瘤学(博士)
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病理生理学(博士)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考研首页
院校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