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波 副院长、重症医学科主任
学 历:博士研究生
职 称:教授、主任医师
毕业院校/时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
办公电话:025-83272200
电子邮箱:Haiboq2000@yahoo.com.cn
邮政编码:210009
联系地址:南京市丁家桥87号东南大学医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
1.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和治疗
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保护和肺开放治疗策略
邱海波教授199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主修重症医学科。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人事厅、江苏省科协“江苏省青年科技奖”和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是2007——2010年度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领军人才。
邱海波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的候任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的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症医学分会的主任委员、南京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的主任委员。同时也是《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副总编辑、《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编委、《中华内科学杂志》编委、《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英文版》编委、《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委、《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编委。近五年发表多本专著,如《重症医学-2010》、《实用重症医学》、《2010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等。一、奖项 1.2009年,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动态监测及预后评价,排名第三 2.2008年,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相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对严重感染合并ARDS预后评估www.med126.com,排名第二 3.2007年,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血管外肺水监测感染性休克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排名第二 4.2006年,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排名第二 5.2005年,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和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排名第一二、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049):WNT信号通路调控MSC向ALI肺泡上皮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2010年,排名第一,33万元 2.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10030190241) :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对MRSA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后影响的多中心临床研究,2010年,排名第一,20万元 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8298):NAVA对ARDS呼吸机相关肺损伤防治机制的实验研究www.med126.com,2008年,排名第一,7万元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40012):AngII-ATR途径在介导ALI肺微血管内皮炎症效应中的作用研究,排名第一,10万元 5.天津红日药业横向课题(8590003033):血必净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2007年,排名第一,项目经费:10万元三、文章 1.重视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治疗,中华医学杂志,2010,90(6):364-366,邱海波 郭凤梅 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的新出路,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30):229-230,邱海波 黄英姿 3.Losartan, an antagonist of AT1 receptor for angiotensin II, attenuate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in rat,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2009,484(1):131-136,Liu Ling Qiu Haibo Yang Yi 4.Anticoagulation of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in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clinical trial comparing normal saline washing, unfractionated heparin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35:44 0157 supp.1 sep 200, H. Qiu, S. Liu 5.Effect of continuous aspiration of subglottic secretions o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 . Critical Care. 2008,12(suppl 2):p47,C Yang, H Qiu , Y Zhu 6.Effect of high tidal volume ventilation and lipopolysaccharide on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in rat lung tissue.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6, 119(1): 53-56,QIU Hai-bo, LU Xiao-min, ZHOU Shao-xia, YANG Yi, GUO Feng-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