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集团依靠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纪实
连续9年保持50%的复合增长速度,连续4年销量保持100万吨递增速度,2011年销量突破470万吨,猪料销量高居全国第一,实现销售收入176亿元,2012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大幅上升69.08%……
地处江西省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双胞胎集团,依靠自主创新,践行“只做好猪饲料”的誓言,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佳话: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跨入中国畜牧行业百强优秀企业前列,跻身中国制造业500强;产品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饲料重大科技进步奖等;成功案例被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写入MBA教材;其“模式”正被行业复制。
目前,双胞胎集团已拥有70多家子公司,遍布江南、川渝、关中www.med126.com、东北等养猪发达地区,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可正是这个在我国猪料领域强势崛起的“专业大户”,曾经也像大多数饲料企业一样,走过“追星”的尴尬曲折之路,是敢于自主创新使他们走上了猪料事业的阳光大道。
从鸡鸭料“巷战”中成功突围
7月底,在南昌举办的“中国猪业现状及饲料未来发展高端论坛”上,当双胞胎集团总裁邓书甄向全国知名专家谈起双胞胎创业之初的情景时,声音一下凝重了:“我们一开始学‘正大’,跟‘正大’,结果被卷入鸡鸭料‘巷战’……”
看得出,邓总裁并不愿触及那段辛酸史:1998年到2002年,那是双胞胎历史上最沉闷的岁月。跟众多瞄准饲料业起家的企业一样,他们也是“饲料巨星”正大的“铁杆粉丝”,鸡料、鸭料、鱼料、猪浓缩料等,正大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在前仆后继的“追星”路上,他们虽然奇迹般地活着,但在与正大的“巷战”中,市场被挤死,生存空间几乎到了极限。跟了两年,不得不转型,不得不依靠中间销售商,把销售商当财神供起来。“财神”说市场上什么流行,就做什么,公司产品品种做到了380多个,结果一核算,钱都进了销售商腰包,等于从一个“巷战”卷入了另一个“巷战”……痛定思痛,在双胞胎集团董事长鲍洪星的带领下,企业决定从“沦陷”中突围。
双胞胎的核心班子,是一个有魄力干事业的班子,5年的经历,他们权当上了一堂特殊的教育课——不再“追星”,而是要把自己打造成明星,填补饲料领域的空白,开辟属于自己的市场。他们终于看到,他们的目标,正是业界最为冷清的猪料。在猪料领域,又把目光瞄准技术含量高、难度最大的乳猪料上。把500万元家底全部压上,开发乳猪料!这在当时业界人看来,双胞胎可谓反其道而行之。
企业内部,也有反对的声音。邓总裁告诉记者,当时的禽料研发队伍,至今保留着;当时做禽料的有80多个营销精英,企业想分出65人做猪料,结果全都走光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这些都未动摇企业“只做好猪料”的信念。他们一分为二,老的一部分人做禽料,新招的一部分人做猪料。他们看到,当时全国1万多家饲料企业,没有一家做膨化料的。经过近两年苦战攻关,数以万次的试验,团队成功研发推出了双环模形状的双胞胎颗粒料!
“双胞胎”饲料一炮打响!双胞胎终于突出重围!从2003年至今,乳猪料销售节节攀升,保持了业界少有的长盛不衰之势,打造了口碑最佳的全价料品牌。双胞胎集团总算可以在自己奋力开拓的领域扬眉吐气……
更有趣的是,正大这个“饲料巨星”今天也成了双胞胎的朋友、“粉丝”!4月2日,正大集团副董事长姚民仆到双胞胎考察时,对双胞胎集团董事长鲍洪星说:“今天,正大新办子公司做专业生产线的理念都是从双胞胎学来的,双胞胎了不起,猪料做到全国第一实在令人羡慕。拿行业比喻来说,做鸡鸭料的相当于小学毕业,做自配料的相当于中学毕业,只有能做好猪料的才是真正的大学毕业。”
自主创新抢占饲料领域新高地
常言道:十年磨一剑。10年,双胞胎集团只磨“只做好猪料”这一剑!随着“双胞胎乳猪料”的成功问世,集团开始了打造我国猪饲料第一品牌的远征之旅。他们清楚地看到,我国仅居民猪肉消费就占肉类的50%,生猪存栏占全球的50%,全国有5亿~6亿头猪,按照3头猪消耗1吨饲料估算,共需饲料1.5亿~2亿吨……猪料巨大的发展空间,正是他们自主创新的动力。
“只做好猪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企业的灵魂。邓书甄告诉记者,我国饲料企业如雨后春笋,仅广州就有上千家,双胞胎要想站稳脚跟,光做好猪料还不行,必须要做精。要做精猪料,就必须做到用户心坎儿上。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实地考察,他们眼前一亮:我国养殖户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又多采用传统养殖方式,既不经济,又不环保,而且效率低。当即拍板,做傻瓜型、实用型猪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