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胃肠鼓气的原因比较多,有微生物引起的,有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很多在养猪生产中要针对
便秘产生的原因,通过实践表明改善饲养管理和加强传染病预防,很多可避免胃肠臌气的发生。 以下介绍的是猪疾病防治一、微生物感染 1、大肠杆菌感染 幼龄猪在出生后3周以内很多极易感染大肠杆菌,这个感染无季节限制。黄痢很多时候会波及一窝以内90%以上的仔猪发病,有的达100%,病死率很高;发生白痢时很多窝发病率可达30%~80%。 很多病原性大肠杆菌具有多种毒力因子,使猪只发生
腹泻和
脱水,由于肠道的消化功能丧失,营养物质在肠道中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肠道的臌气。 防治:仔猪一旦发生臌气常无好的治疗方法,故死亡率极高,运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噻呋可抑制或杀灭病原,但对臌气却无作用,所以更重要的是预防。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兽医使用过量
阿托品常可导致医源性臌气。 2、产气荚膜梭菌感染 出生12h至7日龄的仔猪易感染,更多见于3日龄,窝感染率为9%~l00%,病死率为5%~59%,平均死亡率为26%。 大部分猪会发生血痢,腹部皮肤变黑,精神衰弱,不愿走动。小肠严重出血,肠壁出现气肿,在其他肠管也会出现血样液体。 防治:一些药物如泰乐菌素、
替硝唑对本菌有体外抑制作用,但实践中运用效果极差,故死亡率极高。母猪产前注射C型魏氏梭菌疫苗,以及仔猪初生后即灌服或注射敏感药物,配合改善环境和管理。 3、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 传染性胃肠炎一般发生于冬、春季,可通过猪的接触传播,多呈地方性和周期性流行性。 病毒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后,使其迅速脱落,难以分解乳糖和其他必要的养分,由于渗透压的作用,从而引起水分的停留,甚至从身体组织中吸收体液,产生腹泻和失水。同时营养物质在肠道中发酵,产生大量气体,造成胃肠臌气。解剖尸体脱水明显,胃内充满凝乳块,肠管扩张呈半透明状,肠系膜充血。类似病变也可见于流行性腹泻。 防治:已发生臌气的临床病例无特效药物,对腹泻病例运用支持疗法和控制继发感染效果很明显。一方面补充体液和防止
酸中毒,应用
口服补液盐进行喂服。另一方面使用敏感抗生素防制继发感染,可选择头孢噻呋、小诺霉素等。也有干扰素对本病有效的报道。 4、感染性便秘 某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其多病原混合感染例如猪瘟、蓝耳病、链球菌病、猪副嗜血杆菌病、慢性
肠结核病、肠道蠕虫病等,能引起严重便秘,从而导致臌气,此外常伴发其它症状及病变。缓解便秘即能缓解臌气,在所谓无名高热的病例中,一些猪场进行通便、散结,缓解臌气,从而提高了治愈率。 防治:要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通过全方位的生物安全措施,来预防此类传染病的发生。 二、饲养管理不当 1、饲喂过饱 不定时的饲喂、饥饱不均等应激因素是导致过食的主要因素。病猪腹胀如鼓,胃壁扩张,造成消化障碍。通常在猪采食后15―20min表现症状,病猪呼吸加快,眼球周边充血,严重的四肢不灵活,口鼻流粘液泡沫,肛门突出至死亡。 防治:可让猪停食1d,少量饮水,同时可选择肥皂水或者生清油深部灌肠,并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胃的运动机能以及排空。对病情严重的猪可以注射比赛可林(氨甲酰胆碱注射液),0.2 ml/kg,2次/d。 2、肠便秘 饲喂劣质饲料;饲料中混有多量泥沙;饮水不足,缺乏适当运动;断乳仔猪突然变换饲喂纯米糠而同时缺乏青绿饲料;伴有消化不良时的异嗜癖;去势引起肠粘连,甚至母猪去势时误将肠壁缝合在腹膜上等都可导致原发性肠便秘。便秘导致的胃肠臌气表现为食
http://www.med126.com/shouyi/ya/yabing/欲减退或废绝,饮欲增加,腹围增大,喜躺卧,有时呻吟,呈现
腹痛,病初可缓慢地排出少量干燥、颗粒状的粪球,其上覆盖灰色粘液,双手触摸腹壁可发现圆柱状或串珠状结粪。 防治:(1)防止脱水和维护心脏功能,可静脉或腹腔注射复方
氯化钠注射液(或5%
葡萄糖生理盐水),并适时注射20%安钠咖;(2)用肥皂水l000―2000ml作深部灌肠,同时对秘结的粪球进行揉捏;(3)清理肠胃,胃管投服液体石蜡50~150ml,
鱼石脂3―5g,酒精30ml,常水500ml左右:(4)控制饲喂,可少量饮水。 总结:以上介绍的是猪饲养方法,在养猪生产中要针对便秘产生的原因,尤其是针对饲料搭配和传染病作综合性预防,实践表明改善饲养管理和加强传染病预防,就可避免胃肠臌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