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odontogenic cyst |
拚音 | BIDOUYAYUANXINGNANGZHONG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鼻科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由牙发育异常或牙病引致的囊肿,此类囊肿又可分为含牙囊肿和牙根囊肿。以上两种囊肿若发生于上颌骨,可累及上颌窦。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上颌窦含牙囊肿一般认为由牙齿发育异常引起;牙根囊肿多由牙根炎症肉芽肿演变而成。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上颌窦含牙囊肿多见于年轻病人。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含牙囊肿可能为牙齿发育过程中,由正常的牙滤泡发生形成。由于釉质器的星形网层发生囊性样变,牙滤泡周围液体渗入牙冠与上皮之间而成。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囊肿可含1颗或数颗牙齿,因此称为含牙囊肿,囊肿包膜为纤维组织构成,内膜为鳞状上皮;囊腔内含黄色或棕色液体。根尖囊肿为成牙组织囊肿中最多见者。为牙根感染、牙髓坏死,根尖形成肉芽肿或脓肿,以后上皮细胞长入形成囊肿内膜。因此囊肿内膜为鳞状上皮,可间属柱状上皮,在反复感染时,可为纤维组织所替代。囊肿内可含有黄色粘液,胆固醇样结晶。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参见“鼻窦囊肿”条。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囊肿生长缓慢,但可不断长大,压迫上颌窦骨壁使之变薄或移位,若长入窦腔内,巨大者可占据整个上颌窦,引起面颊、口腔前庭、硬腭及牙槽突等隆起,或引起鼻塞。无感染时,一般无明显疼痛。 上颌窦含牙囊肿:鼻通气差,有时流黄涕或血涕,颊部麻木酸胀,临床表现与粘液囊肿相似,上列牙或有缺如,尤以尖牙,前磨牙、磨牙常见。 牙根囊肿:多由牙根炎症肉芽肿演变而成,病牙根与囊肿相通或相隔,囊肿一般较小。 |
体检 | 在面颊部及口腔前庭隆起处扪诊,可触及一光滑肿块,有按捺乒乓球感,且疼痛不明显,穿刺可抽出液体。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可见窦腔扩大,囊肿阴影内含有牙影;根尖囊肿可显示牙根骨质破坏吸收和囊影形成。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均应手术治疗。对囊肿尚未进入上颌窦者,可作唇龈沟横切口,行单纯囊肿切除。但在术中对根尖囊肿,必须摘除病牙,对含牙囊肿亦应找出囊肿内牙齿并摘除,对囊肿已累及上颌窦者则应行上颌窦根治术,但术中应尽量保留窦内健康粘膜。 |
中医治疗 | 参见“鼻窦囊肿”条。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