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non-paroxysmal atrioventricular junctional tachycardia |
拚音 | FEIZHENFAXINGFANGSHIJIAOJIECHUXINGXINDONGGUOSU |
别名 | 加速的房室交接处性自主心律,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循环系统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房室交接处固有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略超过窦性心律而控制心室时,形成非阵发性房室交接处性心动过速,或称加速的房室交接处性自主心律。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多见于洋地黄中毒、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性风湿性心肌炎、心脏手术麻醉或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后。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心动过速诊断标准: 1.常见于洋地黄中毒、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急性风湿热、心脏手术麻醉和用阿托品或异丙基肾上腺素后等。 2.心电图,①QRS波规则,形态与窦性相同。②QRS波前后可有或无逆行P'波,频率70~130次/分。③常有房室分离和心室夺获。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心率70—130次/min,症状开始和终止多非突然。大多良性,不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但如原有严重心脏病,尤其在洋地黄中毒后,可加重心力衰竭,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可能使心肌氧耗增加。 |
体检 | |
电诊断 | 心电图特征:QRS波群规则,形态与窦性相同,其前后可有或无逆行P'波,频率70—130次/min左右,常伴有房室分离和心室夺获。若合并前向或逆向传导阻滞(Ⅰ或Ⅱ度)则P'-R延长,P'波与QRS波比例改变,心律不规则而较慢。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治愈:发作终止,心电图恢复窦性心律。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治疗主要针对病因,由洋地黄中毒引起者应立即停用,同时可给苯妥英钠100—200mg,以注射用水20ml稀释后于10min内静脉推注,或用0.5%氯化钾静注,每小时1g,至恢复原有心律或达总量2g。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