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复孔绦虫病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dipylidiasis
拚音 FUKONGTAOCHONGBING
别名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寄生虫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犬复孔绦虫是犬和的常见寄生虫,偶也可感染人体,引起复孔绦虫病,一般无明显症状。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犬复孔绦虫成虫长约数十厘米,寄生于狗、猫小肠内。其孕节自链体脱落,自肛门逸出,或随粪便排出体外,于裂后虫卵散出,如被中间宿主蚤类幼虫食入,则在肠内孵出六钩蚴,钻入肠壁,移行至血腔内发育。待蚤幼虫经蛹羽化为成蚤时,约在感染后30d,发育成似囊尾蚴。一个蚤可以感染多个似囊尾蚴,多达56个。被感染的蚤活动迟缓,如被终宿主吞食,则其体内的似囊尾蚴以其头节附着于宿主肠壁,2—3周发育为成虫。犬栉首蚤、猫栉首蚤及致痒蚤为重要的中间宿主。狗、猫多因舐毛,吞入其体上感染的蚤而受染;儿童或青少年喜与狗、猫接触,偶而吞食其体上的蚤而感染。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本病较罕见,曾见于欧洲、日本和中国。中国在北京、沈阳及广州曾有报告。
人群 病人多为儿童。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病人一般无症状。儿童病例有时有食欲欠佳,消化不良,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肛门瘙痒及烦躁不安等神经中毒症状。
体征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诊断依据是粪检找到虫卵。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本病治疗同微小膜壳绦虫病(见“膜壳绦虫病”条)。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预防在于加强狗、猫的管理,并给予灭蚤和驱虫,以防人受感染。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暑入阳明证
 这样用药对吗
 疟论篇第三十五
 本神第八
 九转长生神鼎玉液膏(《遵生八笺》卷十三)
 麻科活人全书 卷之二 上课笔记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