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寒实结胸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accumulation of cherst caused by deficiency and heat
拚音 HANSHIJIEXIONG
别名 西医:食物中毒,急性单纯型肠梗阻,腹膜炎,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白喉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本证多因恣食寒滞之物,致寒积停滞,阻于胸膈心下成实;或外受风寒冷气,与素有之痰饮互结于胸膈成实。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本证多因恣食寒滞之物,致寒积停滞,阻于胸膈心下成实;或外受风寒冷气,与素有之痰饮互结于胸膈成实。其病位在于胸膈心下,甚者波及全腹,常涉及到肺、胃、肠。属阴寒实证。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心下胸胁剧烈疼痛,按之硬,按之则疼痛加剧,甚者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大便不通。甚则气急、口噤,肢体厥冷。口不渴,或口渴喜热忱。或见痰涎壅盛,呼吸困难,喉中痰声如拽锯;或喉痹、白喉而见咽喉肿痛,喉中有痰,呼吸不畅,面青气喘。舌苔白滑,脉沉紧或弦紧。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治疗法则: 温下寒实,涤痰破结。
施治方法:
(一)内服药物
1.基本方药:(1)三物白散:桔梗三份、巴豆一份(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贝母三份。本方适用于兼有咳喘气逆、喉中痰鸣者。上方按比例取适量药物(巴豆现代多用巴豆霜),共研成细末,和匀备用。病人体质壮实者每次服2克,体质较弱者每次服1.5克,用米汤送服。亦可将药末装入胶囊内,按量服用。方中巴豆既有泻下,又有催吐作用,加上桔梗载药上浮,宣发肺气,故服药后往往吐泻交作。从而寒实得以祛除。若服药后不发生泻下作用者,可进食热稀粥一小碗,可加强泻下作用。若服药后腹泻不止者,则进食冷稀粥一小碗以止泻。
(2)三物备急丸大黄30克、巴豆30克(去皮心,压去油)、干30克。本方适用于以心下腹部硬痛,不伴咳喘气逆、喉中痰鸣者。上三味,共研细末和匀,装入胶囊内,或用白蜜相为小丸。每次服1~1.5克,温开水送服。服药后如未发生通下作用者,可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再加服0.6~l克。若药后泻下不止者,也可以进食一小碗冷稀粥,帮助止泻。上述两方药性猛烈,有大毒,对胃肠刺激性极强,非诊断确实,体质壮实者,不可轻试。孕妇及年老体弱、幼儿禁用。如病者口噤不开,可上鼻胃管,用鼻饲法给药。
2.加减变化:腹胀满者,加厚朴12克、广木香6克、大腹皮12克;腹痛甚,喜温者加桂枝10克、白芍10克;胸胁痛甚者加枳实10克、制香附10克;腹胀、苔垢,积滞重者,加枳实10克,神曲10克;若腰胯偏痛者,加肉桂6克、小茴10克;喉中痰涎壅盛者,加葶茄子15克、杏仁10克;咽喉痹痛者加山豆根10克、射干10克。上述加味药物另煎取汁,送服三物白散或三物备急丸。
(二)外敷药物
1.大黄30克、巴豆15克为末,葱白10根,酒曲适量,共捣成饼,加麝香1克,贴脐上,以布护之,外以热水袋慰之,觉肠中鸣响后去除。本方适用于胸腹冷痛,大便不通者。巴豆刺激性强,外敷时间不宜长,防止局部起泡。
2.川乌10克、草乌10克、白芷12克、白芨12克,共研为细末,加食醋少许,调和成饼状,外敷于心下,以布固定,24小时后去之。本方适用于心下冷痛。
3.沉香、小茴、乳香、肉桂、麝香等组成膏药;每次一张,微火化开,贴脐腹部。本方适用于冷积腹痛。
4.巴豆10粒,研末,加入面粉3克及少许冷水,捻成饼状,安脐内,以小艾炷灸,每次5壮;每日1~2次。本方适用于阴毒伤寒内结,按之极痛,大小便不通者。5.白矾60克(捣碎),巴豆15克(略捶破),二药同放入铫器内微火炒之,候矾枯,去巴豆,将枯矾碾为极细末。用时取适量吹入喉中,每日2~3次。本方适用于喉痹、白喉而见咽喉肿痛,喉中痰鸣,呼吸不利者。可连用2~3天。
6.巴豆仁、朱砂各等分,分别研成细末后混合。每次用时取1~1.5克,置膏药上,贴于印堂穴,经6~8小时后除去,可见局部有大小不等之水泡,即用消毒针挑破,用棉球拭干渗液后,再涂以龙胆紫。本方适用于白喉咽中痹痛者。
(三)饮食疗法
苹果1个洗净,用刀挖一三角形小洞,将巴豆仁一粒置洞内,将苹果盖严,隔水蒸30分钟~60分钟,放凉后去巴豆仁,食用苹果,喝汤。成人每日一个,重症患者每日早晚各食一个;若夜间喘咳者,在临睡前食。8岁以下小儿酌减,可连续服用数月。个别病人食后有轻度腹泻,停用后腹泻可自行停止。
施治要点:
(一)本证为阴寒实证,寒实阻结于胸膈,波及肠胃,腑气不通,是病机之关键所在。温下寒积是治疗的基本原则。药后大便能否通利是病情能否解除的关键。因之,要尽力使寒积之邪从大便祛除,除使用内服药外,还应配台使用针剂、按摩、外敷药物等多种疗法,方能收到较好效果。
(二)本证以温下寒积的巴豆为主药治疗,但巴豆辛热有大毒,对胃肠道有极强的刺激作用,若用药不当,往往会导致剧烈的呕吐腹泻。所以,用药量不宜过大,中病即止。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时时顾护胃气。
(三)本证发生时,综合疗法十分重要,在病人呕吐、腹痛、不大便、不能进食时,液体疗法适当时,能争取治疗时间,从而使病情得到及时救治。
(四)若服药过量而吐泻不止时,可食冷稀粥,或用绿豆汤、大豆汁、黄连水来解救,并需适量补液,防止吐泻伤阴。
中药
针灸 取穴内关、支沟、照海、巨阙、足三里、公孙、中脘。强刺激,得气后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2~3次,或通以电针。每日2次。若喉中痰鸣、呼吸不利者取丰隆、肺俞、膻中,行针方法同上。
推拿按摩 取穴脾俞、胃俞、大肠俞、天枢、气海、足三里及腹部。先使患者取侧卧位,在背部两侧脾俞、胃俞、大肠俞等穴位用拇指揉按,以酸胀得气为度;然后取仰卧
位,于腹部环脐用掌摩法,顺时针方向操作,手法应轻快柔和,切忌暴力按压。最后用拇指揉按气海、天枢、中脘、足三里。此法适用于单纯性肠梗阻患者。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1.本证大多危重,宜住院治疗,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人的腹痛、呼吸情况。病室环境要求安静舒适,以利病人休息。
2.若病人喉中痰鸣,呼吸不利者,要注意排痰,防止痰阻气道,使病人窒息死亡。必要时作气管切开,解除呼吸道梗阻。
3.如果病人呕吐甚,不大便者,可暂时禁食,必要时用胃肠减压,定时从胃内注入药物。待呕吐缓解,恢复排便排气后,再开始进食。以先进流质,再进半流质,循序加量为佳。
4.必要时配合使用液体疗法,从静脉内注射适当液体。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我国09年底前将完成《传统医药法》起草
 求助;请问哪里还可以买到以下资料?
 邪郁肺卫
 解湿仙丹(《石室秘录》卷三。)
 桔梗汤(《圣济总录》卷六十。)
 小儿一直咳嗽有痰 如何是好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