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国方剂数据库 > 正文
黄耆(蜜水炙)1两,当归(用身,酒洗)1两,鹿茸(须取嫩血茸,用酒炙)1两,白芍(炒用)4钱,川芎4钱,肉桂(上好厚桂,去皮)3钱,炙甘草3钱,山楂肉3钱,南木香3钱,厚朴3钱,白芷3钱,丁香3钱,防风3钱,桔梗3钱,川山甲(炒)3钱。
来源:《种痘新书》卷三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别名
处方来源
《种痘新书》卷三。
药物组成
黄耆(蜜水炙)1两,当归(用身,酒洗)1两,鹿茸(须取嫩血茸,用酒炙)1两,白芍(炒用)4钱,川芎4钱,肉桂(上好厚桂,去皮)3钱,炙甘草3钱,山楂肉3钱,南木香3钱,厚朴3钱,白芷3钱,丁香3钱,防风3钱,桔梗3钱,川山甲(炒)3钱。
加减
功效
大补元气,攻毒排脓托浆。
主治
小儿痘疮,8-9日不起胀,与痘淡白者。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将荔枝4两,连肉及壳,慢火熬煎,苡仁米糊为丸,如龙眼核大。
用法用量
本方有人参1两,临时加用。
用药禁忌
肉桂、丁香、木香不敢过火,切勿全焙。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各家论述
此方大补元气,善于攻毒排脓,托浆之剂,莫妙如此。八九日不起胀,与痘淡白者,急宜用之。盖黄耆、炙草、肉桂、丁香补气扶阳、归、芍、鹿茸补血、植、木、朴、桔宽胸行气,防风助参、耆之力,川甲入脏腑以攻毒,白芷排脓,乃起浆之圣药也。
备注
相关文章
 侧柏散(《普济方》卷三十八。)
 安徽马鞍山-蔡长福老师六经辨证图
 卷九\妇人科
 加味逍遥散(《幼科直言》卷四)
 胎盘早期剥离
 自学中医求教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