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国方剂数据库 > 正文
乌头1两,细辛1两,蜀椒1两,甘草2两,秦艽2两,附子2两,桂心2两,芍药2两,干姜3两,茯苓3两,防风3两,当归3两,独活4两,大枣20枚。
来源:《千金》卷七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别名
处方来源
《千金》卷七。
药物组成
乌头1两,细辛1两,蜀椒1两,甘草2两,秦艽2两,附子2两,桂心2两,芍药2两,干3两,茯苓3两,防风3两,当归3两,独活4两,大枣20枚。
加减
功效
主治
风冷脚痹,寒冷湿痹,脚气
制备方法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斗2升,煮取4升,分5服。若热毒,多服益佳。
用药禁忌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各家论述
1.《千金方衍义》:此方证治较前半夏汤证元气稍强,病气稍盛,故于本方中裁去人参、半夏,专用乌头力追风毒;更加独活、防风以祛风;秦艽、茯苓以渗湿;当归、芍药以和营。用大枣者,取其甘温统领诸药入脾,脾主百体,合内外而均沾药力也。
2.《本事方释义》:乌头气味苦辛大热,食之令人麻,能驱风逐湿,治顽疮风毒,入足太阳、少阴;细辛气味辛温,入足少阴;川椒气味辛温,入脾肺兼走命门;甘草气味甘平,通行诸经以缓药性;秦艽气味苦平,入手足阳明;附子气味辛咸大热,入手足少阴;官桂气味辛温,入足少阴、厥阴;白芍气味酸微寒,入肝;干姜气味辛热,入手少阴、足太阴,能引药入经络;茯苓气味甘平淡渗,入胃;防风气味苦辛甘平,入手足太阳;当归气味辛甘微苦温,入心肝;独活气味苦辛甘平,入肝肾。此因三气留着脉络,四肢拘挛,不得屈伸,痛痒无知,非辛热有毒之药,佐以引经风药,不能中病,然犹借归、芍之养血,甘草之缓中,病去而正不伤矣。
备注
相关文章
 绿袍散(《活幼心书》卷下。)
 五种蔬果千万别带皮吃
 倡印黄师医书单本《四圣心源》《长沙药解》
 噤口痧
 桂枝加葛根汤治荨麻疹
 针灸学习路线图(实用)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