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温疫论》卷上。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避瘟去暑,解热,止呕利便。
|
主治 | 瘟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不憎寒。初得之2-3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哺益甚,头疼身痛,其时邪在伏脊之前、肠胃之后,舌上白苔,甚则如积粉满布无隙。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用水2钟,煎8分,午后温服。
|
用药禁忌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厚朴破戾气所结;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也。热伤津液,加知母以滋阴;热伤荣气,加白芍以和血;黄芩清燥热之余;甘草为和中之用。以后4味不过调和之剂耳。
|
备注 | 本方方名,《杂症会心录》引作“达原散”。改为丸剂,名“达原丸”、“至圣达原丸”(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