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伏阴论》卷上。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温中通阳。
|
主治 | 伏阴病,胸中不乐,头微眩,四末微麻,小便不通,下利清水,嗢嗢欲呕者。
|
制备方法 | 上为粗末。
|
用法用量 | |
用药禁忌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平胃散一方原为满闷呕泄设,盖以阴气不积胸中不得满闷,寒不侵胃不呕,湿不困脾不泄,故方中有苍术、厚朴、橘红、生姜之辛温,以消阴邪;甘草、大枣之甘平,以益脾胃,合为辛甘通阳之剂,使阳复则阴消,而满闷自除,呕泄自止。兹寒湿伏邪发喘于膜原,而为胸中不乐,头微眩,四末微麻,小便不通,下利清水,嗢嗢欲呕,较之满闷呕泄,虽异派而同源,故就原方加紫苏、砂仁以通肺肾之阳,并助诸药力,温中行气,俾肺脾肾三经之阳气来复,而壅踞膜原之阴邪可立消矣。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