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国方剂数据库 > 正文
山栀10g,黄芩10g,龙胆草10g,菊花10g,防风10g,半夏6g,橘红6g,甘草6g,制川军10g,礞石30g,茯苓12g。
来源:《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引冷柏枝方。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别名
处方来源
《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引冷柏枝方。
药物组成
山栀10g,黄芩10g,龙胆草10g,菊花10g,防风10g,半夏6g,橘红6g,甘草6g,制川军10g,礞石30g,茯苓12g。
加减
功效
清热化痰,凉肝泻热。
主治
痰热肝火证,痰多而粘稠色黄,或结为块,胸膈痞闷,恶心时作,口干口苦,头晕目眩,胁痛目赤,烦躁易怒,少寐多梦,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有力,或弦数。
制备方法
用法用量
水煎服。
用药禁忌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各家论述
山栀,黄芩清三焦郁火;龙胆草清肝胆实热;菊花、防风凉肝散风利头目,并能顺逆肝木上升之性;半夏、橘红燥湿化痰;制军、礞石开化顽痰而通肠利肺,使痰热从大便排出;茯苓、甘草健脾利湿。合之则肺、脾、肝三脏兼治。
备注
相关文章
 穴,肩外俞
 固表止汗
 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食管神经症
 漱风散(《解围元薮》卷四。)
 舌下神经肿瘤
 针治感冒后的咳嗽法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