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数据库 > 正文
单纯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般描述:  
气瘿指因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或饮用高山恶水,使痰气互结,搏于颈前所致。以颈前结喉
两侧呈弥漫性肿大,边缘不清,皮色不变,按之柔软,偶有结块为主要表现的瘿病类疾病。
发病原因:  
忧恚恼怒,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或饮用高山恶水,脾虚痰浊内生,痰气互结,搏于颈前,
形成弥漫柔软的肿块,是为气瘿。
本病多能治愈。发于妊娠、哺乳、青春发育期者,瘿肿一般于此期过后自然缩小。
诊断要点:  
颈前结喉两侧弥漫性对称肿大,或一侧呈结节性肿大,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随吞
咽上下移动。
弥漫性多见于青春期或妊娠期,结节性多发于流行地区,以女性多见。
少数病人有吞咽不适,呼吸困难,甚至声音嘶哑等。
实验室检查: 
基础代谢率正常,血浆蛋白结合碘正常,吸碘率偏低,血清T3、T4正常或偏低,TSH
正常或偏高。
同位素甲状腺碘扫描大多为温结节。
疾病辨析:  
石瘿:颈前肿块坚硬如石,推之不移,表面凹凸不平,且肿块生长迅速,不随吞咽上下移动
,同位素扫描为冷结节。
:起病急,结喉两旁结块弥漫肿硬,皮色不变,灼热疼痛,痛连耳后,有压痛,多为恶
发热等症,甲状腺碘吸收率降低。
瘿气:颈前结喉两侧呈弥漫性肿大,有善饥消瘦,急躁心悸,畏热多汗,手颤,眼突等症,
基础代谢率增高。
肉瘿:颈前半球形肿块,非弥漫性肿大,生长缓慢,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
治疗方法:  
痰气郁结证
证候:颈前弥漫性对称肿大,边缘不清,皮色如常,质地柔软,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
或有呼吸困难,吞咽不适,随喜怒消长,终不溃脓,舌淡红,苔白,脉弦滑。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化痰。
主方:四海舒郁丸
用法:
加减:痰瘀互结证
证候:颈前结节性肿块,皮色如常,质地柔软,或有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吞咽不适,喉
中有痰,舌淡紫或有斑点,脉弦。
治法:祛痰化瘀。
主方:海藻玉壶汤
用法:
加减:可减独活,加丹参赤芍香附牡蛎黄药子。
其他疗法:  
手术治疗:对肿块颈部有压迫症状、影响生活者,或继发瘿气者,可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
饮食疗法:嘱患者常用海带或其他海产植物佐餐,尤其在妊娠哺乳期。
配合用碘化钾、甲状腺素等西药。
可服用五海瘿瘤丸消瘰丸等中成药。
体针疗法:取翳风、大椎、风池、百劳、天井、曲池、心俞。每次4-5穴,交替使用。
评   介:  
治愈:颈前肿块、症状消失,2年内无复发。
好转:颈前肿块缩小、症状减轻。
未愈:颈前肿块、症状无改善。
相关文章
 古今医统大全 8 中风门 上课笔记
 槐鹅散(《圣惠》卷九十二。)
 夏天如何降火而不伤脾胃
 藿乱脾寒伤食所致
 滞针
 荨麻疹证治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