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胁肋痛是因胁肋部经气不和所致。以肌肤沿肋骨相引掣痛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
发病原因:
|
多因情志抑郁或暴怒,使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而致痛;或因扭挫等损伤胁肋部络 |
脉,瘀血内阻,胁肋部经气阻滞而痛;或为肝郁化火,灼津成痰,痰火扰于胁肋,亦能致痛 | |
;或肝肾不足,经脉失养,不荣而痛。 | |
诊断要点:
|
以发作性单侧沿肋骨相引掣痛,痛如针刺或刀割,压痛拒按为主症。常伴患区感觉过敏或迟 |
钝。 | |
X线检查及其他检查无形质异常发现。 | |
疾病辨析:
|
干胁痛:一般伴干咳、发热等症,痛处可发现胸膜摩擦音。 |
肝著[着]:有肝热病史,痛在胁内,为持续性钝痛或刺痛,常有肝功能异常等客观改变。 | |
胆胀:有胆瘅等病史,痛在胆囊区最为明显、拒按,可伴发热、腹胀,甚至黄疸等症。 | |
治疗方法:
|
热扰胸膈证 |
证候:胁胁疼痛,烦热口渴,胸闷胁胀,便结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 |
治法:清泄膈热、舒筋止痛。 | |
主方:小柴胡汤 | |
用法: | |
加减:加青皮、白芥子、延胡索;灼痛易怒,加胆草、栀子。 | |
胸络不和证 | |
证候:胁肋刺痛,痛有定处,入夜尤甚,拒按,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弦涩。 | |
治法:活血(通络)止痛。 | |
主方:血府逐瘀汤 | |
用法: | |
加减:可加旋覆花、茜草;刺痛拒按,加全蝎、蜈蚣。 | |
肝郁阴虚证 | |
证候: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精神抑郁,眩晕,口干苦,五心烦热,或有低热, | |
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 |
治法:滋阴疏肝、和营止痛。 | |
主方:一贯煎 | |
用法: | |
加减:可加白芍、刘寄奴。 | |
其他疗法:
|
体针疗法:可选足三里、外关、丘墟、太冲为主穴,曲池、合谷、肝俞为配穴。 |
耳针疗法:可选皮质下、交感等穴。 | |
单方验方: | |
★ 杵头糠300g,酒20mL,炒热后布包熨痛处。 | |
★ 生韭菜150g,捣汁开水冲服。 | |
★ 黄荆子10g,捣烂,黄酒冲服,每日1次。 | |
西医学可选用解热镇痛剂等对症治疗药。 | |
评 介:
|
治愈:疼痛消失。 |
好转:疼痛减轻。 | |
未愈:疼痛无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