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数据库 > 正文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般描述: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组遗传的肌肉变性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和无
力,可伴有假性肥大。本病可分为数种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通常按其自身规律发展,肌肉萎
缩具有特殊分布。本病的病理改变主要累及骨骼肌。临床上分为假肥大型、肢带型、面一肩
一肱型、远端型以及眼肌型。
症状描述:  
本病的共同特征是:进行性病程,肌肉萎缩和无力,可有阳性家族史。常见临床类型分述如
下。★ Duchenne型:无力常自双下肢近端开始,表现为跑步困难,易跌倒,上楼
时尤为费力。随着病程的进展,出现四肢近端肌肉、肩胛带肌和骨盆肌肉萎缩。站立时腰椎
过度前突,行走时骨盆及下肢左右摇摆。因肩胛带肌萎缩无力,双臂前伸时可见翼状肩胛。
腓肠肌、臀肌、三角肌等处可见假性肥大,以腓肠肌尤为明显。假性肥大的肌肉外观发达,
触之较坚实,但肌力很差。80%的患儿累及心脏。大多在15岁左右即不能行走或站立。
★ Becker型:首发症状是骨盆带肌及股肌无力,5-10年后出现肩胛带肌及上臂
肌无力。病程进展缓慢。心肌一般不受累。★ 肢带型:发病年龄常在10-30岁间。首
先出现骨盆带肌或肩胛带肌无力,表现为上楼困难或举臂不能过肩。病程较缓慢。★ 面肩
肱型:通常在青春期起病。首先影响面部和肩胛带肌。口眼闭合无力,常见垂肩和翼状肩胛
发病原因:  
血管源性、神经源性、肌纤维再生错乱和肌细胞膜功能障碍等。与遗传有关。
实验室检查: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测定:是本病诊断最敏感的指标。正常时在50单位以下。在
本病进展期显著升高,甚至达数百至1000单位以上。
肌电图:呈肌原性损害,表现为动作电波幅降低或消失、多相波增加等。
肌肉活体组织检查:可见肌肉颜色异常呈黄色或淡灰红色。镜下可见肌纤维减少、模纹消失
或伴玻璃样变,结缔组织病脂肪组织增生等。
疾病辨析:  
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
多发性肌炎
重症肌无力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治疗方法:  
脾胃虚弱
证候:四肢瘦削,以臀部为明显,上肢乏力,难以抬举,下肢行如鸭步,伴面色萎黄,神疲
倦怠,声低气怯,心悸气短,舌淡胖嫩,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中益气,活血通络。
主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用法:
加减:肌肉瘦削明显加紫河车粉、板胶;心悸气短,声低气怯加何首乌熟地;食少便溏
薏苡仁、炒白术
肾精亏虚
证候:肢体肌肉萎缩,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史,形体消瘦,面色暗而无泽,以下肢肌肉萎缩软
弱无力为主,腰膝酸软无力,耳鸣、舌质淡、脉沉而无力。
肝肾阴亏
证候:肌肉瘦削,肢痿无力,步覆踉跄,站立困难,筋惕肉瞤,小腿肌肉假性肥大,甚至语
言蹇涩,肢体挛缩瘫痪,伴腰膝酸软,眩晕耳鸣,舌红少苔,脉沉数。
治法:滋肾养肝,强筋壮骨。
主方:金刚丸加减。
用法:
加减:筋惕肉[目闰]加天麻钩藤;肌肉假性肥大加没药白芥子、僵蚕;语言蹇涩加石
菖蒲远志;麻痹不仁、舌质紫暗加鸡血藤、仁、红花
湿热内侵
证候:肌肉萎缩,肢体困管,行走不稳,神疲倦怠,痰多脘闷,食少便溏,小便黄少,舌胖
大,有齿痕,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滋肾养肝,强筋壮骨。
主方:金刚丸加减。
用法:
加减:筋惕肉瞤加天麻、钩藤;肌肉假性肥大加没药、白芥子、僵蚕;语言蹇涩加石菖蒲
远志;麻痹不仁、舌质紫暗加鸡血藤桃仁、红花。
相关文章
 辩证用小青龙汤治疗鼻炎疗效显
 手足震颤治验
 当归散(《圣惠》卷六十七)
 清心润肺汤(《胎产秘书》卷上。)
 中医可危
 泽泻是不是泄肾气?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