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数据库 > 正文
胰腺炎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般描述:  
胰腺炎在临床上分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参见29.2.1和29.2.2。
症状描述:  
腹痛为最主要的症状。既往有急性胰腺炎病史或反复发作史;或有胆道疾病史;上腹部外伤
史或手术史;有饮酒嗜好。长期反复发作性上腹疼痛,伴消化不良及脂肪泻,脂肪泻经胰酶
制剂治疗有明显改善。
诊断要点:  
重型胰腺炎的参考诊断标准如下:★ 血压<13.3KPa,★ 血清钙<2mmol/
L,★ PaO~2<8KPa,★ 腹腔穿刺液>10ml,呈黑啤酒色。(《实用外科
学》。上册,第1版,第799页)。
实验室检查: 
血、尿淀粉酶及腹水淀粉酶增高。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或血糖增高。尿糖阳性。粪便在显微
镜下可见大量的脂肪滴和未消化的肌纤维。脂肪平衡试验,可鉴别脂肪消化与吸收不良的原
因。胰泌素一促胰酶素试验(P-S试验),了解胰腺分泌功能的较好方法。
服平片可见胰区钙化斑点或胰石影。胃肠钡餐检查可见胰腺囊肿对、胃、十二指肠压迫或推
移征象。CT检查发现胰腺体积改变,边缘不清,密度降低,可发现胰腺钙化影会胰石、胰
腺假性囊肿。
疾病辨析:  
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肠梗阻。秘尿系结石。肠系膜血管栓塞。
急性胃肠炎。心肌梗阻。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胰腺癌
治疗方法:  
肝郁气滞
证候:胁痛阵作,时发时止,频呕纳呆,腹部胀满,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养阴柔肝。
主方:一贯煎加减。
用法:
加减:心中烦热可加炒栀子枣仁;头目眩晕者,加黄精女贞子菊花
脾胃实热
证候:全腹满痛拘按,口干渴,呕吐频作,便干,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养阴柔肝。
主方:一贯煎加减。
用法:
加减:心中烦热可加炒栀子、酸枣仁;头目眩晕者,加黄精、女贞子、菊花。
肝胆湿热
证候:脘胁满痛,拘按,或上腹钻顶痛,气热阵作,口苦咽干,泛恶不止,或有身目俱黄,
便干尿赤,苔黄腻,脉弦滑或洪数。
治法:养阴柔肝。
主方:一贯煎加减。
用法:
加减:心中烦热可加炒栀子、酸枣仁;头目眩晕者,加黄精、女贞子、菊花。
相关文章
 20070034老年高血压患者头昏脑鸣案
 我的自学中医路程!
 肠痈论
 颈椎腰椎病的克星大针疗法
 痔点治痔
 求救  我的一个姐姐被查出有血小板减少性紫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