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数据库 > 正文
传染性软疣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般描述:  
传染性软系痘病毒感染所致,其特点为皮肤上发生单个或多个圆形蜡样丘疹,中心呈脐凹
状,并含有干样栓塞物,偶致结膜感染。本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常见于儿童及性活
跃期的年轻人,因性接触而发生传染性软疣者常并发其他性传播疾病。
症状描述:  
皮疹为米粒大至黄豆大的皮色丘疹,表面光滑发亮,中央有脐窝,用针挑破顶部,可挤出小
点色物,称软疣小体,内含量病毒颗粒。潜伏期为2周至2月,病变早期为粟米大小的丘疹
,以后逐渐增大,直径为2-8mm,单发或多发,圆形或半球形,有蜡样光泽,中心脐凹
状,并含有乳酪样栓塞物,丘疹呈正常肤色或粉红色、灰白色,早期质地坚硬,成熟后变软
,可挤出乳酪养物。皮疹好发于躯干、面部和臂部,除掌跖外,也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
损害数目不等,或少数簇集,互不溶合,有痒感,较大者可激发细菌感染面发生炎症反应。
临床上可分为两个类型:★ 儿童型:通过皮肤密切接触或间接媒介传染,软疣常见于面部
、躯干及四肢;★ 成人型:软疣多见于外生殖器部、下腹部、耻骨部、大腿内侧、臀部、
肛门部等,可通过性交传播。
诊断要点:  
病理诊断:表皮向下伸入真皮内,呈多数梨状小叶。表皮棘层肥厚。
临床诊断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人,除掌跖外任何部位均可发生。皮损为米粒大半球形丘疹,以
后渐增大至豌豆大,中心微凹如脐窝,表面有蜡样光泽。可挤出软疣小体。正常皮色,淡红
色,灰白色或珍珠色,常有痒感。必要时可作病理组织检查。
疾病辨析:  
光泽苔藓。角化棘皮瘤。软痣。汗腺瘤。
治疗方法:  
风湿搏结
证候:半球形成略扁平坚实丘疹,有蜡样光泽,境界明显,中央有脐窝,从脐窝部能挤出一
个半固体的乳酪状白色小体,数目有数个至数十个,往往发病较快,轻微痒感,因瘙痒抓而
自家播散。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或濡。
治法:宣肺解表,疏风祛湿。
主方:麻杏薏绀汤加味。
用法:
加减:若舌红苔黄者,加大青叶30g,板蓝根30g,以清热解毒。若局部皮损伴红肿热
痛者去荆芥防风,加野菊花、皂角刺、紫花地丁清热解毒透脓。风热毒蕴
证候:全身散在米粒至豌豆大半球形隆起,色灰白、乳白或正常皮色,周缘微红,表面光滑
如涂蜡,中心凹陷如脐窝,挑破顶部可挤出乳酪样物质,瘙痒,抓破感染时局部肿疼色红。
伴口渴,睡卧不安,或便干溲赤,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肝郁痰凝
证候:病程较长,皮疹色淡,发病以下身为多,伴烦躁,纳食不香,舌淡苔白,脉弦。风湿
搏结
证候:半球形成略扁平坚实丘疹,有蜡样光泽,境界明显,中央有脐窝,从脐窝部能挤出一
个半固体的乳酪状白色小体,数目有数个至数十个,往往发病较快,轻微痒感,因瘙痒抓而
自家播散。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或濡。
治法:宣肺解表,疏风祛湿。
主方:麻杏薏绀汤加味。
用法:
加减:若舌红苔黄者,加大青叶30g,板蓝根30g,以清热解毒。若局部皮损伴红肿热
痛者去荆芥、防风,加野菊花皂角刺、紫花地丁清热解毒透脓。
肝瘀血虚
证候: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坚实丘疹,数目数十个,少数病人皮疹较大,形成巨大型鼠乳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
主方:祛疣汤
用法:
加减:若局部皮损巨大者,可加生牡蛎、灵磁石代赭石软坚散结;若伴红肿热痛者可加土
贝母、大青叶、野菊花蒲公英清热解毒散结。
相关文章
 加减安胃汤(《风劳臌膈》)
 瘀阻经络证
 9.地黄解
 太平圣惠方 中风论 上课笔记
 滋血百补丸(《丹溪心法》卷三。)
 足部证治(计十八证)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