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苏沈良方》卷四引《五脏论》。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散暑和脾。
|
主治 | |
制备方法 | 先用姜汁4两,一处杵黄连、厚朴2味,令细,炒成黑色,入香薷、扁豆2味,都为末。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水1盏,酒1盏,共煎至1盏,入瓷瓶内,蜡纸封,沉入井底,候极冷,一并服2服。
|
用药禁忌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1.《医方考》:暑,阳邪也,干于脾则吐利,干于心则烦心。香薷之香,入脾清暑而定吐利;黄连之苦,入心却热而治烦心;暑邪结于胸中,非厚朴不散;暑邪陷于脾胃,非扁豆无以和中;然必冷服者,经所谓治温以清,凉而行之是也。 2.《医方集解》:此手少阴、手足太阴、足阳明药也。香薷辛温香散,能入脾肺气分,发越阳气,以散皮肤之蒸热;厚朴苦温,除湿散满,以解心腹之凝结;扁豆甘淡,能消脾胃之暑湿,降浊而升清;黄连苦寒,能入心脾,清热而除烦也。 |
备注 | 神圣香薷饮(《圣济总录》卷四十)、黄连香薷饮(《伤寒标本》卷下)、黄连香薷汤(《卫生宝鉴·附遗》)、香薷饮(《回春》卷二)、四味香薷饮(《医方集解》)、四物香薷饮(《成方便读》卷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