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普济方》卷二五六引《博济》。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下虚积。
|
主治 | |
制备方法 | 除水银外,上为末,枣肉为丸,如鸡头子大,以箸剳眼子,入水银在内,却和丸,用留下粉中滚为衣。
|
用法用量 | 枣肉不得肥,水银不研细,恐难丸。结胸伤寒,四肢逆冷,心腹结硬,热燥闷乱,时气伤寒,得汗后发狂,狂言乱道,不认亲疏,每服2丸甘草汤送下;产后血气上攻,及上喘不止,心腹胀满,因伤寒时疾,汗后余热不退,发狂妄走不止,每服2丸,用甘草汤送下;潮热伤寒,夜发昼止,有似疟疾,每服2丸,温浆米水送下;风痛邪气,及心风,妇人血气邪冷,每服2丸,甘草汤送下;产前要疏动不损胎气,去却水银,每服2丸,温浆水送下,如不行再服;久患脏毒泻血,及赤白痢,昼夜50-70行,每服1丸,温浆水送下,日2次。
|
用药禁忌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