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处方来源 | 《福幼编》。
|
药物组成 | |
加减 | |
功效 | 开寒痰,宽胸膈,止呕吐,汤惊邪,回元气。
|
主治 | 小儿气体本虚或久病不愈,或痘疹后,或误服凉药,泄泻呕吐,转为慢惊,清热败风,愈治愈危者。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上4味,用灶心土3两,煮水澄极清,煎药大半茶杯,频频灌之。1-2剂后呕吐渐止,即其验也。再服加味理中地黄汤。
|
用药禁忌 | |
临床应用 | |
药理作用 | |
各家论述 | ①《卫生鸿宝》:凡因风热不退,及吐泻而成者,总属阴虚阳越,必成慢惊,非感寒可比,故不宜发散,治当培元固本,引火归元,先用辛热冲开寒痰,再进温补。用椒、姜者,补土所以敌木也。②《成方便读》:夫慢惊一证,无不皆从久虚而来。小儿为稚阳之体,元气未充,虚则生寒.以致生气日索,阴气日甚。斯时也,若仅以区区温补之剂,缓不济事。故以炮姜、肉桂、丁香等破阴回阳,以复下焦之生气;但寒痰之在上膈者,格拒汤药,呕不能下,故以胡椒之大辛大热者,冲开寒痰,而以伏龙肝散逆和中,自不致呕而不纳。药力直行中下,以建大功。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