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史记·乐毅列传赞》称其代表人物有河上丈人 、安期生等 。黄老之学继承、改造了老子“道”的思想,认为“道”作为客观必然性,“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上述主张在汉初产生了一定影响,出现了“文景之治”。东汉时黄老之学与谶纬迷信相结合,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对原始道教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而“黄老之学”它到底又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概貌?学术界目前或以新道 家名之,或以道家统而称之。但对于这个所谓的“黄老学派”有着怎样的一种思想内涵,尽 茫茫然。笔者因此而斗胆怀疑起这个学派的是否存在。我认为,这是中国思想史上必须搞清 楚的一个问题,而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有可能正确认识战国秦汉以来的思想融合,也才 有可能正确评价道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
本帖最后由 酒大黄 于 2007/6/18 20:51 编辑 www.med126.com/pharm/]
-----------自从汉代史迁《史记》中体现了“黄老”并称一词后,以后历代相因,直至今天,人们 往往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认识:黄老之学就是道家说(或新道家学说),而道家(或新道家)学说 也就等同于黄老之学。对此种流行的观点,本人颇不以为然。当然,所谓“老”,本属道家 无疑,而“黄’’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常言道;有比较才能鉴别。下面我们就先对 “黄”、 “老”来进行一下比较。
先看“老”。老,就是老子,以老子为其主要代表的道家学派,在先秦诸子中,是以其 本体论思想而见长的。道家最高的哲学概念,既不是天,也不是上帝、鬼神,而是其哲学理 念上的“道”,在老子的学说中, “道”既是“万物之母”,同时又是宇宙的最高原则,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本体论思想。如:《老子·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 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日大。
对于老子的本体论思想,郭沫若在他的《先秦天道观》一文中,曾给予了恰当的评价, 他认为:
老子的最大发明便是消除了殷周以来人格精神天之至上的权威,而建立了一个超绝 时空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这个本体,他勉强给它一个名字叫“道”,又叫“太一”。 老子发明了本体的观念,是中国思想史上所从来没有的,老子对于殷周传统思想的 确是起了一个天大的革命。(见郭沫若著《青铜时代》)
可见,在先秦诸子中,老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发明了本体论思想。老子强调“道法自 然”,在“道法自然”的前提下,在社会政治思想方面,它是以批判礼制为特征的。认为: “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三十八章》)极力反对仁义、礼,忠、信等伦常道 德,在他看来是“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老慈;国家昏乱有忠 臣。”(《老子·十八章》)因此,他要求人们“绝圣弃智”, “绝仁弃义”,主张实行愚民 政策,取消文字、工具和商品,而其社会理想则是主张回复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 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
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清静无为”,其学说的宗旨乃在于“自然”与“无为”,强调 一切都因顺自然,不要有任何作为,这就是道家老子思想的原貌。所以,从政治伦理思想方 面来说,老子的社会历史观,是一种反对道德、反对进化的思想,是一种倒退的社会历史 观。它固然带有某种程度上的“反思”的意义,然而,老子道家对儒家所提倡的政治伦理思 想的批判,只是一种消极的评判,并没有提出一套积极的,切实可行的治国方略。况且,在 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要消除宗法制以及维护宗法制的理论,都无异于缘木而 求鱼。所以,有的学者这样概括了老子之学的特点:老子的特点毕竟在于,它把社会论和政 治论提升为具有形而上的思辩哲学。(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应该说,这种观点是十 分恰当的。
再看所谓“黄”,体现黄学思想的著作就是《黄帝四经》,这在学术界已为定论。 就本体论而言, 《黄帝四经》同《老子》一样,它也是把“道”看成是宇宙的最高本 体,该书之《道原》篇对“道”的理论进行了全面阐发,其中对“道”是这样论述的:
恒先之初,迥同大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
万物得之以生,百事得之以成。人皆以之,莫知其名;人皆用之,莫知其形。
天地阴阳,[四]时日月,星辰云气,规行侥重,戴根之徒,皆取生。
显然,在《黄帝四经》中,也同样是把“道”看成是宇宙的本体,万事万物赖之发生和 成长。然而,再看一下《黄帝四经》的政治伦理思想,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在这方面, 《黄帝四经》与老子思想产生了严重分歧。
在《黄帝四经》中,明显体现了一种对儒法思想的吸收。如该书之中就有“道生法”的 言论,认为只有“抱法知度,天下可一”, “居则有法,动作循明,其事若易成”(《姓 争》)。这明明是对法家思想的吸收。又如,儒家强调重民;保民,民本思想突出。在《黄帝 四经》中,这种倾向也是十分明显的。如《经法》篇言:
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宜之生在时,时之用在民,民之用在力,力之用在节。 知地宜,须时而树。节民力以使,则财生。
《,十六经》中又言: “故为人主者,……毋乱民功,毋逆天时。”强调统治者只有做到“号 令合于民心”,才能使“民听令”和“民亲上”。这种主张,颇近于孔子所一贯倡导的“节 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主张,完全不同于老子主张的愚民政策。又如,老子的社会理 想是“小国寡民”、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而《黄帝四经》的《称》篇却明言: “外交内 接,乃正于事之所成。”老于是反对等级制的,而《四经》之《经法》篇却主张“主主臣 臣,上下不越者,其国强”, “贵贱有别,,……衣服不相逾”。显然是赞成等级差别的。老 子反对一切伦常道德,而《十六经》篇中则提倡“脓正信以仁,慈惠以爱人,端正勇,弗敢 以老人”。它所强调的“慈惠爱人”,分明是儒家“仁者爱人”思想的翻版。
通过以上简单比较可以看出, 《黄帝四经》中已经抛弃了《老子》社会思想中的消极因 素,而以积极的政治态度谋求于世,在社会政治观上,走向了与《老子》完全不同的道 路。
把这样的两个不同思想体系的派别,不知道为什么要强把二者混同为一个学派,在司马 迁《史记》中,明显是把“黄”、 “老”作为一个派别来认识。如《孟子荀卿传》就指出慎 到、田骈、环渊等, “皆学黄老道德之术”, 《乐毅传》中言“乐臣公善修黄帝、老子言, 显闻于齐,称贤师”。依此看,问题的根源可能就出在司马迁身上。
诚然,在中国历史上,将两个学派联称的例子并不罕见,在先秦时期就已有之,如:
《孟子·滕文公下》:“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
《庄子·骈拇》: “骈于辩者,……而杨墨是已。”
《韩非子·六反》: “杨朱,墨翟,天下之所察也,于世乱而卒不决,虽察而不可 以为官职之令。”
在这些著作中,都是杨墨并称,然而,杨则杨,墨则墨,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一个杨墨 学派。我以为黄与老之情形,应与此相同。
后世研究者日久成习,无视黄、老思想在本质上的巨大差异,硬把二者视为一个学派, 并把它看成是道家或新道家的别称,所以,往往许多研究著作中,黄老之学就是道家之学, 结果,几乎是千篇一律而究不知所云。总之,我认为:将“黄老”作为一个派别是不科学 的,也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 “黄老”作为一个学派是不存在的。有的学者似乎已经认识到 了这一点,但问题还不止于此。
-----------在《
黄帝内经》,很注重预防。它有两句名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四气调神大论》)头一句讲的是“养生”,第二句讲的是“治国”,它认为“养生”和“治国”是一个道理,这就是黄老之学的要点。
不过慎到并没有明确地把这个要点讲出来,也许他讲了我们不知道。他可能是黄老之学的一个创始人。黄老之学的发展有待于他的后学。这个发展在《管子》的其它篇中可以看出来。
以上说明了关于慎到的矛盾。经过说明以后,这个矛盾恰好给我们提供了先秦学术思想发展的一个线索。这个线索就在司马迁所说的“黄老道德之术”这个名词中。
司马迁的《史记》用两篇列传基本上概括了先秦学术界百家争鸣的壮阔复杂的局面。一个是《老子·韩非列传》,一个是《孟子·荀卿列传》。前一个列传说明道家和法家的由分而合;后一个列传说明儒家的由合而分。由分而合,由合而分,这是两条线索。司马迁抓住了这两条线索。
所谓线索就是事物发展的内部联系,也就是事物发展中有规律性的东西。一个好的历史家,必须抓住这些联系,才能把历史中错综复杂的现象贯穿起来,写出好的历史。这就是从前人所说的历史家的“史识”。
-----------黄帝又称轩辕氏,是中国历史传说中的帝王。他原是古代部落首领,与同母异父兄弟炎帝不睦,长期争战不息。其中以与炎帝后裔蚩尤在涿鹿一战,尤为惨烈。蚩尤请风伯、
雨师相助,黄帝有应龙、天女魃等帮手,战况几度反复。其间蚩尤作大雾,黄帝靠玄女教导战法,又令风后作指南车辨别方向,终于战胜蚩尤,取得决定性胜利。从此黄帝被华夏各族首领一致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
据说,黄帝不仅武功烜赫,文治也成就卓著。举凡文字、音律、医学、算术、冕旒、衣裳、釜甑、舟车等,都为他和臣下所创制。黄帝还钻燧取火,教民熟食;又蒸谷为饭,穿阱猎禽。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蚕丝,诸臣也多有创造发明。后世尊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始祖。这是一个被高度神圣化、符号化、象征化了的传说中的史前英雄人物。《周易•系辞下》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又将他作为垂拱而治的榜样。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和孔子同时而稍早,大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又称老聃。与博尔赫斯类似,老子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国家图书馆馆长)。孔子西游至周都洛阳,曾向他问礼。老子开导孔子说:“一个优秀的商人,深藏财货,而外表看起来仿佛是一无所有;一个有修养的君子,品质超群,而外表看起来好像是迟钝愚蠢。你务必去掉骄矜之气和贪欲之心,那些对你没什么好处。我所能告诉你的,仅此而已。”
自己干坐清水衙门的冷板凳,多年没有升迁,仕途渺茫;又看到周室每况愈下,日渐衰落,大环境也不甚美妙,老子心灰意冷,决定抽身退步溜之乎也。出关的时候,恰巧碰到了一向敬仰他的守关头目尹喜。尹喜苦苦请求说:“先生就要归隐了,以后难得一见。你平时不肯动笔,这次无论如何,有劳你勉强为我写一本书吧。”同时吩咐手下好酒好肉侍候。老子实在推辞不过,只得恭敬不如从命,暂作勾留写下一本书来,内容以谈“道”、“德”为主,共约5000言,计八十一章,分为上、下两篇。这就是道家的开山著作《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写好书后立马走人,从此宛如在人间蒸发,没有谁知道他的下落。
老子提出“道”的观念,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否定天的最高权威。主张“不行而知”,反对追求知识。对儒、墨两派的道德观不以为然,认为真正的道德是不追求道德。强调“柔胜刚,弱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河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大方无隅。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吾有三宝,一曰慈,一曰俭,一曰不敢为天下先”,提倡柔软虚静,减少私欲,慈悲节俭,知足不争。老子心目中理想政治是无为而治,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使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一书包含朴素的辩证法因素,提出“反者道之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对立面互相转化。《老子》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最重要的具有原创性的几本经典著作之一,对中国思想史和政治史都有着巨大而持久的影响力。
-----------
。。。极力反对仁义、礼,忠、信等伦常道 德,在他看来是“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老慈;国家昏乱有忠 臣。”(《老子·十八章》)因此,他要求人们“绝圣弃智”, “绝仁弃义”,主张实行愚民 政策,。。。
。。。遠非如此簡單,參看郭店楚簡及馬王堆帛書即知。請參下圖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