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难经集注教程:廿八难
来源:廿八难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二十八难曰:其奇经八脉者,既不拘于十二国家医学考试网经。皆何起何继也。然。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于脑。(别本入下有属字。)

丁曰:督脉起于下极之俞者。长强穴在脊 。肾脉络任脉络会之所。并于脊里上至风府。穴在发上一寸。肾脉阳维所会。奇经之一脉也。吕曰:督脉者、阳脉之海也。

杨曰:督之为言都也。是人阳脉之都纲。人脉比于水。故吕氏曰阳脉之海。此为奇经之一脉也。下极者、长强也。

虞曰:经言督脉起于下极。上入属于脑。吕氏曰。诸阳之海也。杨氏曰。 阳脉之都纲。据其督脉流行。起自会阴穴。循脊中上行至大椎穴。与手足三阳之脉交会。上至喑门穴。与阳维会其所。 上至百会穴。与太阳交会。下至于鼻柱下水沟穴。与手阳明交会。准此推之。实谓为诸阳之海。阳脉之都纲也。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

丁曰:中极者、穴名也。在齐下四寸。其中极之下者。曲骨穴也。是任脉所起。其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者。天突穴也。是任脉之所会。奇经之二脉也。

杨曰:任者、妊也。此是人之生养之本。故曰位中极之下。长强之上。此奇经之二脉也。

虞曰:据针经推寻。任脉起于会阴穴。上毛际者。乃是曲骨穴。在少腹下毛际。与足厥阴会于此。上至关元。乃 齐下二寸也。至咽喉。与阴维脉会也。素问曰: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能有子也,故杨氏 曰。生养之本。良由此也。 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挟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

吕曰:冲脉者阴脉之海。

丁曰:冲脉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内。挟任脉之外。上行至胸中而散。皆起于两间。此者 是三焦行气之府也。故吕氏云。一本曰冲者。此之谓也。

杨曰:经云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如此则不独为阴脉之海。 恐吕www.med126.com/zhicheng/氏误焉。冲者、通也。言此脉下至于足。上至于头。通受十二经之气血。故曰冲焉。此奇经之三脉也。

虞曰:素问曰。冲脉起于气街。难经曰:起于气冲。又针经。穴中两存其名。冲街之义俱且通也。素问曰:并足少阴之经。难经却言并足阳明之经。况少阴之经。挟齐左右各五分。阳明之经。挟齐左右各二寸。气冲又是阳明脉气所发。如此推之。则冲脉自气冲起。在阳明少阴二经之内。挟齐上行。其理明矣。大体督脉任脉波脉此三脉。皆自会阴穴会合而起。一脉分为三岐。行于阴阳。部分不同。故名各异也。 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

丁曰:季胁下一寸八分。是其带脉之穴也。回身一周。是奇经之四脉也。

杨曰:带之为言束也。言总束诸脉。使得 调柔也。季胁在肋下。下接于 骨之间是也。回、绕也。绕身一周。犹如束带焉。此奇经之四脉也。 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

丁曰:阳跷脉起于跟中。循外踝者、中冲穴也。上入风池穴者。项后发际陷中。是奇经之五脉也。

杨曰:跷、捷疾也。言此脉是人行走之机要。动足之所由。故曰跷脉焉。此奇经之五脉也。 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

丁曰:阴跷脉亦起跟中。循内踝者、照海穴也。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其又至目下承泣穴。是阴跷脉始终也。是奇经之六脉也。

杨曰:其义与阳跷同也。此奇经之六脉也。

虞曰:阴跷者、起于足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循阴股入阴。 而循腹上胸里。入缺盆。出人迎之前。入 内廉。属目内 。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 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

丁曰:阳维者。维络诸阳。故曰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者、维络诸阴。故曰阴维。起于诸阴交也。

杨曰:维者、维持之义也。此脉为诸脉之纲维。故曰维脉也。此有阴阳二脉。为奇经八脉也。 比干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环周。故十二经亦 不能拘之。其受邪气。蓄则肿热。砭射之也。

丁曰:凡八脉为病。皆砭射取之。

杨曰:九州之内。有十二经水以流泄地气。人有十二经脉以应之。亦所以流灌身 形之血气。奉以生身。故比之于沟渠也。

虞曰:十二经隆盛。入于八脉而不环周。邪在八脉肿热。蓄积。故以砭石射刺 之。故曰砭射之也。

相关文章
 蒜汁涂方(《圣济总录》卷一四九。)
 第二节 颈部肿瘤
 膝盖摔伤,兼睡眠不好
 请教绿茶的作用
 肢端肥大症和巨人症(Acromegaly and Gigan
 新刻叙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