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讲过
麦门冬的主治等,我们大概有个轮廓,
麦门冬汤是润燥收敛降下的。
麦冬收敛力峻,而且清润之力强,怕伤到胃气,所以用
半夏来搭配,收敛之余,也可以起到降胃经的作用,再用参草
粳米之类来补中,补胃阴润燥。大体就是这样。
这里提及到
人参白虎汤,跟麦门冬汤有相似之处。但
石膏性比麦冬更寒,所以如果是没口渴阳明燥症,用麦冬就足够。这是两者的区别,也是燥症的程度不同。
最近
咳嗽很多,在这章里有很多治疗咳嗽的办法和说明,可以作为参考。有的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如果有机会,可以找个YY房间,我们来说明一下大体的防治。这章里的内容比较杂乱,应该是彭子对咳嗽治疗的经验式记录,有些也是比较突兀。下面没有谈及的,大家也可以粗略看看。
回到本章,麦门冬汤主要用在肺阴不足,或者无痰干咳的症状。但是如果是因为下焦阳气不足,不能游溢精气,上奉于肺的话,用麦冬汤就适得其反。彭子举了个例子:曾治一老人,口
舌咽喉具干,脉弱不振。口舌咽喉具干这个是病象,脉弱不振这个是脉象。具体的脉象没有细说,从下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属于肾阳之病,所以用猪腰子加
枸杞来对治。但是这人估计是觉得好得太慢,所以换医了。别的医生用了麦门冬汤的方义,麦冬三钱高丽参三钱,结果不久就仙逝了。因为麦冬直接损伤胃阳,高丽参这时肌体不能受之,所以就走了。当然,或者也有其他方面的因素交互影响,我们只能根据这个有迹可循的脉络来研究。所以有时可见为医之难。甚至完全是看患者个人因缘,跟个人福德有关,别人替代不了。当然,并不是说彭子这么处理就是绝对正确,也许还有另外的拯救办法,但是彭子的思路却是对的。
下面讲讲咳嗽的对治,这也是现在咳嗽频发的现象可以借鉴的部分。五脏六腑皆可致咳,外邪内伤都可致咳,所以要仔细分清。
如果是咳嗽痰白粘的,脉象不润的,又加上尿频尿多的,可以判断为阴津不足,所以可以用麦门冬汤轻剂制胜。脉象不润,就是有涩,尿频尿多,就是水分排泄多。
咳嗽痰少声空,有血,脉细,沉而有力的。这就属于形质上的损伤,不能短期取效。因为带血,肯定是形质有损了,甚至有痨病之嫌。这时既要考虑到滋阴,又要考虑到不能太过。所以会用到麦冬
阿胶等,又会用到
百部等。这个完全是直接救肺了。如果口有黄苔的话,有可能是外邪进入,卫
气闭塞,所以要考虑用些许升清之物来开卫气,这里提到的是
当归。并且提到如果是闭敛之症,不可用到
白芍。但是如果两者搭配起来,还是可以用的。
如果是就枕而咳,则有可能是肾寒,所以要用
五味子干
姜细辛之类来温肾。这时候的咳嗽一般是类似于清水模样。
如果是中气虚寒而且肺热的,痰黄稠但不粘,可以用
理中丸加半夏
陈皮等来补中兼清降肺气。因为中寒,所以用到理中的方子。如果是外邪导致卫气不舒咳嗽的,用
苏子杏仁橘皮半夏舒降肺气,再用一些补中的药物来协调。
这里大多根据脉象来用药,所以相对初学者,复杂一点。也可以考虑一下,这几种同个形质的药,是不是可以用一两种搭配就可以把这个问题解决等。
如果是半夜咳嗽的,有可能是木气不调,阳动而木气上冲,所以引发咳嗽,这时用白芍当归
甘草来搭配使用。
咳因于
气血虚者,用
八珍汤,这个就说得比较笼统了,大约是
久咳又未到伤及形质的程度,可以使用。
如果是冬季时,日夜咳嗽,无痰干咳,咳时气由下冲上,则是相火不能潜降,所以用黄豆白菜心来收敛。
咳嗽清痰而小便不利者,小便不利为木气不舒,清痰为寒气,所以用
乌梅疏泄养木。
因于酒积者,吐黄稠痰,胸热食减,用白
扁豆黄豆各一把,这也是缓冲之法,大家经常喝酒的,可以尝试一下,用点白菜心会更好。
其他的就比较零散,也不再赘述。
上面的是对麦门冬汤的推论部分,大家看看,最近的咳嗽有没有对应的。我先说明一下,大概有两个可以对应,一个是轻剂麦门冬汤,还有一个,大家可以去想想。但是最近比较普遍性的,这里也找不到很好的办法,所以还得靠大家去思考。
-----------留个名吧,日后再看
-----------学习收藏了。
知道麦冬是润燥的好药,但原来对它“收敛力峻“没有认识。以后用起来要小心些了。
谢谢楼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