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初学教室:《开启中医之门》与《思考中医》带来的思考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这两本书,其实都是刘力红推动出版的。经过比较,发现刘的许多观点都来自李阳波。但是影响来看,似乎《思考中医》要大的多,毁者有之,愚者有之,总之有很多人说这个话题。而《开启中医之门》则很少看到有讨论。原因是什么呢?我估计有2点:

1、李阳波先生纯粹属于民间中医,不为学界所重视。如果不是刘博士的努力,李先生的书能不能出版还两说呢。

2、《开启中医之门》谈的是基础理论,涉及到许多方面问题,不符合急功近利之风 。书中谈到学医的两种办法,从读《内经》、《难经》、《伤寒论》开始,从源到流。另一种是从《药性赋》、《汤头歌》等浅显著作开始,一步一步深入。这两种方法都很有意思,是两种路子。按理说应该殊途同归,但事实上都有可能半途而废。前一种是学了半天,还是搞不清理论,也应付不了临床,流于空洞;后一种则有可能满足于掌握几种药方,轻视理论。另外,走前一种路子,需要的天分极高,估计大多数人学不成,也不为现行教育体制所容许。因此基础理论不被重视也就可以理解了。
-----------思考中医我看过两遍,属于敲门砖,别的不说,至少可以引起我对中医的兴趣和爱好。
现在准备开始看《开启中医之门》,希望能在中医路上坚持下去。
-----------书中谈到学医的两种办法,从读《内经》、《难经》、《伤寒论》开始,从源到流。另一种是从《药性赋》、《汤头歌》等浅显著作开始,一步一步深入。这两种方法都很有意思,是两种路子。按理说应该殊途同归,但事实上都有可能半途而废。前一种是学了半天,还是搞不清理论,也应付不了临床,流于空洞;后一种则有可能满足于掌握几种药方,轻视理论。另外,走前一种路子,需要的天分极高,估计大多数人学不成,也不为现行教育体制所容许。因此基础理论不被重视也就可以理解了。


建议楼主去看一下《名老中医之路》(山东科技版),自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否则极易误导初学。
冒昧之处,还请见谅!
-----------《思考中医》有一个小标题“《伤寒论》导论”(如果我没有记错),标在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地方。如果以这个小标题来论的话,这本书是非常好。如果是以大标题来论的话,难免要被人批了。

我觉得中医还是应该从《内经》等经典起为上,毕竟纲举目张。还有学《内经》等不能应用于临床的说法我觉得很不能理解。比如今年应该多吃苦温,这个很好理解呀,多吃苦瓜,少吃雪条不就好了吗?为什么说不能应用于临床呢?实在是太不能理解了。
-----------看过,是刘氏的观点,不一定是仲景的看法。
仲景之书,还是自读,自取其味,别有不同。
术数,医学,是在同一背景下的不同学术,不能混为一谈。正如现代医学与数理化,相关又别类。
-----------
Originally posted by vwxr at 2006/5/26 13:37:
书中谈到学医的两种办法,从读《内经》、《难经》、《伤寒论》开始,从源到流。另一种是从《药性赋》、《汤头歌》等浅显著作开始,一步一步深入。这两种方法都很有意思,是两种路子。按理说应该殊途同归,但事实上 ...

先生有话请直说.
我说的是那本书里的观点,然后我又评论了一下.
冷不丁来一句,去看什么什么书.
如果大家讨论问题都这么来一句,在下才疏学浅,自认不能看尽所有医书.
-----------
Originally posted by 新晴 at 2006/5/26 20:48:

先生有话请直说.
我说的是那本书里的观点,然后我又评论了一下.
冷不丁来一句,去看什么什么书.
如果大家讨论问题都这么来一句,在下才疏学浅,自认不能看尽所有医书.

就算想看也不一定能买到
-----------有所不为 有所取舍是成长的必然之路 鄙人03年看完《开启中医之门》与《思考中医》及郑钦安之书  听完王正龙的讲课,进而学习陈修圆之书后,已明古圣之法,有生之年只看<<内经》、《难经》、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本经>,和先秦诸子百家的经典 和佛教经典 否则就会积习甚多,不利与成长

[ Last edited by WANGLI on 2006/5/28 at 12:36 ]
-----------既然怕误导初学者,何不批评一番,以免导向错误?
一移动就完事.这里初学者最多,岂不正好"误导初学者".
就好象一个人卖矛又卖盾,都说是最好的.显然不能成立.
莫非刘力红、李阳波也是初学者?刘是学院派,李是民间中医,二者的关系是不是发展中医的一种比较好的模式?
由此看出某些人实在过分。。。
算了,为了民间中医的团结,还是忍了
-----------
Originally posted by 新晴 at 2006/5/26 07:21:
这两本书,其实都是刘力红推动出版的。经过比较,发现刘的许多观点都来自李阳波。但是影响来看,似乎《思考中医》要大的多,毁者有之,愚者有之,总之有很多人说这个话题。而《开启中医之门》则很少看到有讨论。原 ...



什么都需要天分的  没有速成的东西  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医本来就不是现代的教育体制可以培养出来的  更多的是经人指点而悟到的  而这需要刻苦的学习和深厚的积累才行
相关文章
 黄连膏(《准绳·类方》卷七。)
 皮肤干导致头皮屑极多怎么办
 真实假虚
 男性乳房肿块,有压痛,求助!
 审阅古文《尚书》案(新书推荐)
 龙齿镇心丹(《局方》卷五(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