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医师交流:论中医学的名医现象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论中医学的名医现象

          作者:黄煌(南京中医药大学)
       本文原载于《中国中医药报》1998年
       名医现象是中医学所特有的,每个时代、每个地区都有一批身怀绝技、受到群众信赖的名医。他们不仅是当地群众健康的保护者,同时也代表着这个地区中医学术的最高水平,而每个时代的名医群体就是这个时代中医发展的根本动力。研究名医现象产生的学术基础和有关条件,研究名医现象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以及名医成功因素,对于正确认识中医学的特色,从根本上解决当今中医学发展缓慢、后继乏人的问题,必将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名医现象和中医学的基本性质
       在世界自然科学史上,各门学科根据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时代的条件,产生一些在学术上有重大突破的代表性人物,从而推动该学科和整个科技事业的发展,较突出的代表如亚里斯多德、牛顿、爱因斯坦等。中医学的名医现象,既与此有共同之处,又有自身的特色。所谓中医的名医,应具备以下的条件:(1)较好的临床疗效。名医往往有一般中医师所不具备的临床技能,一些众医束手的疑难杂病,一经名医诊治,能随手奏效。(2)较高的学术造诣。西医学由于重视具体病种的研究,故几乎所有的名西医均是某一个病种的研究专家,而名中医则不然,其往往利用中医整体治疗的特色,治疗的范围相当宽,不受某科某病的局限,而且,能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变换治疗范围。需要指出的是,他们不仅着眼于治疗肉体的病变,更重视消除患者心理的痛苦,这成为名中医的一大特色。(3)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这不仅是其医疗水平高,更主要的是有高尚的医疗道德和人格魅力。(4)有自己的学说和观点。中医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其理论体系虽奠定于战国秦汉时代,但其许多具体内容有待补充和完善,后世医家在《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结合各自所处地环境、诊治的病种,应用各自承袭的思维方式,对中医理论有不同程度的发挥,从而形成各家各派不同的学说和观点,如金元四大家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例子。
       中医学中的名医现象,历史上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群众心理上也是相延成习,唯在理论上的分析则不多见。其中,日本哲学家泽久敬在对中西医的特性作了比较以后认为,西医是“一般人的医学”,而中医是“名人的医学”,并以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和英雄交响曲与一般交响曲相比喻,说明中医学有点象“名人艺术”。这就是说,中医要成为名医,在知识、智能和技巧上有特殊要求,特别是中医学的技艺性。技艺,指技能和艺术。技能是运用知识和经验执行一定活动的能力,中医的技能主要指临床诊疗的能力、辨证论治的能力、处方用药的能力。艺术,主要指艺术直觉,名医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常常使用一种不假思索的颖悟,这是经过长期临床经验积淀而达到理性阶段的直接认识的能力。这种能力对医生的个体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有极大的依赖性,历史上的许多名医就有旁人所没有的临床技能,常常为后辈所不及。中医将东汉名医张仲景称为医圣,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至今仍为中医临床的典范,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医学可称得上是“名医的医学”。历史上名医辈出,有金元四大家、清初八大家、北京四大名医之说。中医医书,亦以人名为题,如《丹溪心法》、《张氏医通》等;中医医案也以人为纲,如《叶天士未刻本医案》、《吴鞠通医案》、《丁甘仁医案》、《蒲辅周医案》等。中医教学中,开设《中医各家学说》的课程,介绍历代名医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经验,这种学术个体化的倾向在中医学中是十分明显的。所以要成为名中医,除了掌握一般的诊疗常规以外,还要具有娴熟的医疗技艺。而要掌握这两点,除天资条件外,必须有较深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而且应该有名医前辈的指点。这几点,均是当今中医学校培养模式所欠缺的。所以,当前中医界所担忧的“后继乏人、后继乏术”,实际上是指名医的缺乏,而非指一般中医数量不足。
       二、名医与中医学的发展
       纵观中医学的历史可以见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名医的数量与医学的兴盛与否关联。什么时代名医如群星灿烂,什么时代的医学必定有大的发展。宋金元时代,明末清初以及五四运动以后,均有名医群体的出现,这三个历史时期,恰恰标志着中医学术的三次较大发展,即分别是医学的普及争鸣和中医流派的出现,《伤寒论》的研究和温病学说的成熟,中医学的科学化的探索和中医近代教育的发展。那么,名医对中医学的发展到底起到哪些积极的作用呢?
       首先是规范作用。因为中医学的技艺性较强,但作为自然科学,又不能没有自己的规范,没有共识,就无法促使学科的发展。所以历史上许多名医通过著书立说,都试图建立一种学术规范,以促使中医学术的发展。这种思想,体现在他们的学术著作的书名上,如《兰台轨范》、《医门法律》、《医宗必读》、《医宗金鉴》、《温热经纬》、《临证指南医案》等等,无不反映出他们为事业发展而下的苦心,而客观上确实为后学提供了一套可以借鉴的理论体系。而在以师承授受过程中更为明显,所以经常有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流派,其推崇的医家和必读的医书是有区别的。
       其次是教育作用。古代的名医既要承担繁重的诊疗业务,同时还必须负责带教学徒。古代的中医教育没有学校,大都是在诊室随名医抄方侍诊。名医就是中医教育的主导。名师出高徒,一位名医往往能够培养出一批新的名医,并在周围地域相对集中,从而形成“名医圈”现象,如比较著名的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的吴门医派、孟河医派以及皖南的新安医派、浙江的绍派伤寒等。
       再是示范作用。即以身作则,为同道、学生以及后人树立一种良医的形象。名医实际上是当地医界的旗帜,他维护中医学职业的尊严,维护中医学术的合法地位和中医师的利益,有的名医甚至成为地方上政治文化的代表,有极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这又是中医学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综上所述,名医在中医学术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发展中医学,必须造就一大批与时代同步的名医。
       三、古代名医成功之路的启示
       在我国历史上,可以说是名医辈出,据有关资料统计,大致有两三千名,其中特别优秀者,自扁以下,也有数十位。他们自身的成功之路,虽各有特点,但以下四点应当是共同的。
       第一,要坚持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医学个体性较强,许多经验,难以用文字语言正确地表达出来,所以必须以时间为代价积累。所以,成才的年龄比较大。笔者统计了15位古代儒医的成才年龄,以伤寒家第一本《伤寒论》研究著作的写成作为成才年龄则平均年龄为56.6岁。而一些大临床家的成才年龄则应当包括其家族的医龄在内,如上海的张家,擅治伤寒,历12世310年,其中以张玉书、张骧云为著名;孟河费家,擅治虚劳,历9代342年,以费伯雄、费绳甫为著名;青浦的何家,以治杂病为主,历28代840年,以何书田、何鸿舫为著名。可见,一个名医的出现往往需要以几代乃至十几代的学术积累作为代价。实践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积累经验,而且在于中医包含的哲学思想、医学科学和医疗技艺的三个层次,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才能达到三者完美的统一。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从而极大的提高临床诊疗能力。
       第二,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历代名医虽出于家传或名师传授,但进一步的提高,除随着实践自然提高外,还依赖于学习者全面主动的学习,其途径正如近代名医岳美中先生指出的,要从人学,从书学和从医(实践)学,这方面历史的例证可说是俯拾皆是的。如张仲景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朱丹溪为寻求名医罗知悌,往返十余次,奔波千余里;叶天士则虚心好学,曾拜十七师;徐灵胎则沉潜深思,浏览之书达万卷,批阅之书千余卷。显然,没有经过艰苦的学习与研究,要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
       第三,熟悉中医的知识结构和掌握正确的认知方法。中医学术体系的结构复杂,层次较多,如不掌握其要领,则茫无头绪。从临床医学而言,《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辨证论治原则是核心,《内经》中的医学理论(包括医学哲学)是指导思想,而各家的经验和技能是临证“知常达变”的保证。就认识方法而言,《内经》奠定的直觉体悟,取类比象是中医学的思维方式,这些均是中医学所特有的。所以,历代名医均十分重视《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学习,从中不仅是学习前人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学习和掌握中医认识人体认识疾病的观点和方法。这几乎成为名中医的必经之路。
       第四,良好的医疗道德。医乃仁术,医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它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故古代名医大都十分重视医疗道德的修养。只有高尚的人品,才是孕育名医的根本条件。这已经成为众所共知的真理。
       当然,古代名医的成才还有其他因素,诸如个人的天资,当时社会的历史条件等,但以上四点则是最重要的条件。当前,中医学面临着全新挑战,新的一代名中医是在中西医学的激烈碰撞中成长起来的,也是在党的中医政策指引下,在新中国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研究他们的成功因素,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看过了这篇文章,我觉得很有感悟.我也是一个中医医学生,眼看自己的大学生涯快要结束了,可是感觉自己什么也没学到,根本还没能体会到中医的深远博大,中医的知识还很薄弱,每次都提醒自己要好好学习,认真学习,可是有时候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很烦躁,因为看完书可是记忆得不深,又忘记了那些知识.但我心里是很希望很希望自己有这样的能力去治病救人,但我曾经抱怨我没有遇到好的中医老师带我,曾经很冲动想去寻找一位名中医收我为徒.可是转念想,我自己有 这样的天分有这样的福分被名老中医看中吗?我可能没这样的资格……
说的太多,语无伦次了。
不过我仍然会努力,还是希望自己有希望成为 一个好中医的。
-----------好贴,顶啦
相关文章
 西医最新重大发现元胡能止痛
 槟榔散(《直指》卷二十四。)
 原创:中医需要有现代版的经典理论
 达尔文进化论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紫菀治便秘
 附图(喉疾病)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