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岐黄密室:赵文魁:晚清最后一任太医院院使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赵文魁(1873-1934),字友琴,出身医学世家,父亲赵永宽为清末太医院御医。少年赵文魁聪颖好学,受家庭熏陶,熟读了医学经典。17岁时,赵文魁不幸丧父,继承父业进入太医院。他学习刻苦,先后侍诊于十余位御医,受益良多,医术上广采各家之长,学到不少难得的临床经验。由于医术精深,赵文魁在太医院晋升较快,由“恩粮”很快升为“吏目”。
  光绪25年(1899年),慈禧去东陵,太医院派医官随行。慈禧突然发高烧,值班御医因故未在,只有赵文魁随侍左右,他当时仅为“吏目”,应召进宫诊治。次日,慈禧退烧,几天后痊愈。此后,赵文魁被晋升为御医。次年,又被晋升为太医院使,主管太医院事务。至宣统年间,又晋升为一品太医院院使,兼管御药房、御药库。赵文魁先生是清代的最后一任太医院院使。
  赵文魁曾用疏解清热止衄法,治愈了慈禧的鼻衄;用和胃分利法,为慈禧治疗下痢;用清肝调胃法,治疗慈禧的食后作呕;用调气和胃法,医治慈禧的痰食积滞。他还为溥仪治愈了中焦风热证,为淑妃治疗了腹痛、肝热等症。
  辛亥革命以后,赵文魁离开太医院,悬壶北京,每日求医者者盈门。他以精湛的医术,治病救人,受到民众的称赞,誉满京城。
  赵文魁对内经、难经、伤寒、温病皆有精深的造诣,对脉学也有颇有研究。他擅长治疗温病,也擅长外感疾病的论治。对疑难重症,每多灼见而应手取效。
  侍奉于宫中的御医,为皇帝、后妃诊病时,不便问诊,多凭脉诊来探究病症原因,处方用药。赵文魁对脉学很有研究,有其独到之处,他的遗著《文魁脉学》,由其子赵绍琴整理,内容丰富,是一部珍贵的脉学专著。
-----------《思考中医》中的雨露既是赵绍琴的弟子。
相关文章
 种子药酒(《冯氏锦囊·杂症》卷十四。)
 初学,针刺足三里,拔出后穴位发热是怎么回事
 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十二)药物配伍之同类
 一字散(《古今医鉴》卷十六)
 木香豆蔻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黄帝定五音辩九宫八风之本意-气候测量术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