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岐黄密室:《灵枢·四时气》揭密(上)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灵枢·四时气》揭密(上)

第一小节

原文:
黄帝问于歧伯曰:夫四时之气,各不同形。
注释:
春夏秋冬的自然之气有温热寒凉的差异,这表明四时之气有浮沉升降的不同形式。

原文:
百病之起,皆有所生。
注释:
人气顺应天气,同样有浮沉升降的变化,而百病看起来似乎是由于天气的温热寒凉所造成,其实质则是人气未能顺应天气,其升降浮沉的程度超过了天气的限度。这两句话点出了本篇的宗旨所在,盖主要介绍由自然气候(即外界致病因素)所引发的疾病及其治疗。这也正是以《四时气》为本篇标题的原因。

原文:
灸刺之道,何者为定?
注释:
既然人气是有升降浮沉变化的,同时针刺治病又须以得气为有效,于是就有一个恰当的针刺部位或者深度的问题。那么,怎样的操作才算是最恰当的选择呢?“定”是位置确定、恰如其分的意思。

原文:
歧伯答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
注释:
此言人气随自然之气变化而变化,故应随着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来确定人气的所在。

原文:
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
注释:
这个“气穴”不是穴位的意思,而是指气的潜伏场所,也就是人气的所在部位。既然人气的高低深浅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那么就应该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针刺位置和深度。从理论上讲,全身三百六十五个腧穴以及自皮肤表面到骨骼表面本来都是可以施加针刺的范围,这便给人一种不固定的感觉,“得气穴为定”就是给出一个确切的固定位置的意思。
那么,如何根据四季的变化选择恰当的“气穴”呢?下面便是具体说明。

原文:
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 ;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腧,邪在府,取之合;冬取井荣,必深以留之。
注释:
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是古人对大自然最直接、最深切的感受。因此在古人心目中,四季就是大自然的本质。《四季调神大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然而由于人是大自然的产物,所以也可看作是大自然的子女,既然如此,则子女与父母之间必然存在生理上的相似性或一致性,便谓之“肖”,肖即像也,此即古人又称子女不类其父母者谓之“不肖”的原因。对《内经》作者而言,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相似性和一致性就集中体现在人气与天地自然之气的同步性、顺应性。《宝命全形篇》:“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正是由于天道自然与人有类似于父母子女一样的关系,所以天气的浮沉升降即决定了人气的浮沉升降。其实质就是,如果人气顺应天气,便谓之“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也就是一个健康的人。反之,如果人气违逆了天气,那就叫“不肖”,天地也就不再承认其为子女,于是就罹患各种各样的疾病。
天气在四季变化中,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规律?关于这一点,古人的观点并不一致,大概可分为两派:
第一种观点:认为天气在春季处于最高位,随着季节的迁移,作阶梯式下降,至冬季降至最低位,来年春天又升至最高位,开始新一轮的阶梯式下降。
以图表示则是这样:
如《终始》:“春气在毫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
以及《寒热病》:“春取络脉,夏取分腠,秋取气口,冬取经腧……络脉治皮肤,分腠治肌肉,气口治筋脉,经腧治骨髓。”
便是这一观点的代表。
此观点的理论根据来源于五行学说,在这个学说中,一年四季的迁移是按照春木生火、夏火生土、长夏土生金、秋金生水、冬水生木的循环顺序。那么相对于平坦的地表(土)而言,水总是处于最低位,木总是处于最高位,火、土、金则依次降低,所以便决定了人气在不同季节中的升降浮沉。
由于这种观点明显不符合天道自然的实际情况,于是又有第二种观点:天气以春秋为中轴线作正弦波式升降变化。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日中人气长……夕则人气始衰……夜半人气入藏。”
天道自然的实际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太阳在日中升至最高位,在夏季也升至最高位,在夜半降至最低位,在冬季也降至最低位,朝与夕的太阳则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春与秋的太阳也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同时气温的变化也是夏天最热,冬天最冷,春秋则冷热适中,故实际上的天气升降变化可用下图表示:
很显然,这种观点的理论根据来源于阴阳学说,即天道自然阴阳二气的发展和变化规律。按照这种观点,所谓的四季变化其实就是在春秋的水平线上作规律性地上下摆动,故春秋两季实际上就是四季变化(天气升降浮沉)的中轴线,也就是一年四季次第迁移的基础所在、本质所在。实际上,这也正是古人把年岁或历史谓之“春秋”的原因。
《四时刺逆从》:“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便是这种观点的代表。
在这里,“经脉”就是指人气的中轴线。《经脉》云:“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可见分肉就是经脉的位置所在,然而所谓“分肉”,在古人心目中,就是肉之中分线的意思。也就是说,如果把皮肤表层至骨骼表层的所有组织都叫做“肉”,那么其中间的分界线就叫做“分肉”,而古人认为这里便是经脉的所在(其实古人所谓的“分肉”是指皮下结缔组织与肌肉组织之间的分隔膜,而膜与脉在先秦时代同音同义,是则“分肉”即“膜”,“膜”即“脉”也)。故所谓“春气在经脉”,实即春气在四季之气的中轴线,而经脉亦正当人气的中轴线的意思。
“孙络”是指皮肤表层。“夏气在孙络”是说夏气在四季之气中升至了最高点,故人气亦相应地提高到了皮肤表层。
“长夏气在肌肉”与“秋气在皮肤”应合看,因为这是把一年分成五季的说法,如果并为四季,那么长夏与秋就合为一季,则人气也就合并于肌肉皮肤之间,所以仍是指分肉所在。故其本意是秋气与春气相同,则秋气亦在四季之气的中轴线上。
“冬气在骨髓”则是说冬气在四季之气中降至了最低点,则人气也跟随着潜伏到了骨髓之内。
人的经脉在皮肤之下和筋骨之上,不高不低,正好处在肉的中心位置,与春秋之气相对应。故人气随四季之气的浮沉升降就是在经脉轴的上下作规律性摆动,因此针刺治病总要以取经脉为主,这便是第二种观点的核心所在。很显然,通过上述对比可以看出,无论在大的自然观方面还是在具体的医学实践方面,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都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四时气》的作者,采纳的是第二种观点。
其谓“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实即“春取经脉”之意,其中“分肉之间”乃经脉所在位置的具体说明。其谓“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是说在中轴线上仍有稍微深一些或稍微浅一些的选择,应根据病情轻重来定。这是从实践的立场出发:因为人与人之间存有差异,每个人的中轴线位置并没有固定统一的指标,所以在“取经脉”这一原则下,还需要适当地灵活一点,其实就是“气至而止”的意思。
其谓“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实即“夏取孙络”之意。这个“分间”并不是分肉之间,而是“分腠”的同义词。盖皮肤表面有无数纹理密密分布,古人又称“腠理”。“腠”,古作“凑”,乃会聚之意。盖古人认为人体的整个皮肤是一小块一小块拼凑聚合而成,所以才会有无数的纹理,故称皮肤为腠理。既然如此,那么整个的皮肤亦可沿此纹理分裂为无数的小块,故腠理亦可称为“分腠”或“分间”。现代医学称皮肤纹理为“分裂线”,也是基于这种认识。则此所谓“分间”即皮肤表层的意思。“绝”谓断也,此“绝皮肤”乃谓极浅地刺入皮肤,不可深入之意,这是因为夏气本来就在皮肤表层的缘故。《水热穴》:“夏取盛经分腠……绝肤而病去者,邪居浅也。”
其谓“秋取经俞,邪在府,取之合。”直躬者遂依字面解之,便毫无意义。
井荣俞经合五腧,这在古人是一个重要的本腧系统。《九针十二原》:“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故五腧与全身的经脉、络脉,具有同等的意义,可以互相替代。五腧之中,腧居中央,故腧以上为井荣,是表浅络脉的代表,腧以下是经合,是深层经脉的代表,腧则经气与络气兼而代之。故所谓“秋取经腧”,是为了避免与春天重复的另一种说法,仍然是以经脉为中轴线上下稍作浮动之意。“邪在府,取之合”,是说邪气既然已经通过经脉深入到了六腑之中(其实是指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消化系统疾病),则治疗也应该更深入一层。《本输》:“秋取诸合,余如春法”,可知春秋之气的所取位置原本就是一回事。
其谓“冬取井荣,必深以留之”,夫井荣既然是表浅络脉的代表,而络脉本是夏气的所在,何以冬取之呢?
如果简单地理解“冬气在骨髓”,那么冬季时的针刺部位就应该深入到骨髓之中,才合乎天道自然的规律。然而这是行不通的。从实践的角度看,骨髓根本就不可以针刺,即便骨骼也不可以针刺。人的肌肤,可施行针刺的只有两种情况:刺经与刺络而已。冬气既然不在中轴线上,即排除了取经脉的可能,于是唯一的可能就是刺络脉。因此,冬日与夏日的所取位置实际上也是一回事,所区别的,只是理论上的不同,即二者使用了不同的解释方法。
关于四季气候的升降浮沉,不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观点,在“冬气在骨髓”这一点上(即冬气降至最低位),都是一致的。然而无论如何,已经降至最低点的天气之所以能够在来年开春时再次升高,必然是因为当天气降至最低以后,其内部还蕴涵着一个积力蓄势、重新发生、再次喷薄向上的机制,否则的话,自然界的冬气与春气就无法衔接了。那么,与此相应的是,当人气在冬季蛰伏于骨髓之时,在深深的骨髓当中,也一定蕴涵着一种重新发生、喷薄向外的力量,否则的话,人气在躯体内外就无法串通了。这个过程,在自然界,就是阳气的蓄积和发生过程,在人体,就是原气的蓄积和发生过程。
所谓“井”,就是手足指/趾之端点,这里被认为是十二经脉血气的发源地,相当于自然界中江河的源泉。然而由“井”发出的血气又是出自于哪儿呢?古人认为就是骨髓。骨髓发生原气,本来可以通过周身骨关节进行,所以才有“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的说法,有“三百六十五节皆通利”(《吕览》语)的说法。然而这一发生过程也可以认为通过手足末梢来进行,这也正是把手足末梢称之为“井”的原因。在这种观点看来,骨髓在骨腔中一直处于密闭的状态,只有到达手足指/趾端点才有腧窍通于外界,于是原气就可以通过爪甲的缝隙源源不断地涌冒出来。这便是“所出为井”的理论渊源。那么,按照这种观点,“井”便成了体表与骨髓之间唯一的联系通道,故取“井”就相当于取骨髓了。
“荣”是指手足指/趾本节之端。当末梢循环不良,如寒冷的冬季,手指及脚趾冻僵的情况下,原气仍然需要源源不断地发生,那么就只能通过本节之端(在手即掌指关节、在足即跖趾关节)发生出来,于是此时的“荣”便取代了“井”的功能。所以,在冬季,荣有与井同样的联系骨髓的作用。这便是“冬取井荣”的道理所在。
其实,再往下推,如果整个手或整个脚都冻僵了,那么,踝、腕关节部位的腧穴将替代井荣而成为骨髓发生原气的始发点,则腧亦可有与井荣同样联系骨髓的作用。这样依次类推的结果,便导致出三百六十五节都可发生原始血气,因此都与骨髓直接相通的结论。这样便回到当初的神气发生论,又与《九针十二原》中“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的理论统一起来了。于是,归根结底就是,所谓皮肤表层的络脉之气,所谓原气的发生过程,其实是一回事,都是由骨髓所发生。
所谓“深以留之”是相对而言,井荣部位肌肉浅薄,当然不可能刺入多深,但相对于锋针的点刺,仍然可以用毫针深入肌肤之中,并且保持一段时间的留针。
总之,按照本篇作者的意见,人气顺应天气的具体体现就是,冬天与夏天的人气位置相同,因此针刺的位置相同,都是取络脉,所不同的,只是冬天要深刺,夏天要浅刺。春天与秋天的人气位置相同,因此针刺位置也相同,都是取经脉,所不同的,只是春天要浅刺,秋天要深刺。当然,需要再一次明确的是,以上这些理论都是针对外感性疾病而言的。
相关文章
 中医没前途?
 香橘丹(《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一扫散(《普济方》卷二八○)
 前胡木香散(《普济方》卷二二八引《卫生家
 芎藭散(《圣惠》卷七十二)
 阴虚咽喉失濡证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