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岐黄密室:[转贴]紀念國醫節 發揚中醫學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紀念國醫節 發揚中醫學

http://www。drmeans.tw/magazine/94/01.htm

李今庸教授   湖北中醫學院

  中醫藥學,是我們祖先在長期與疾病作鬥爭的醫療實踐中逐漸創造出來的。它在我國社會發展中,保證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受到了長期醫療實踐的嚴格檢驗,並在這個嚴格檢驗過程中得到了鞏固和發展。它有著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有著豐富多彩的醫療方法,經驗豐富,療效可靠,確實是一個「偉大的寶庫」。中醫藥學有著明顯的東方醫學的特色,是我們祖先遺留下來的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是我們民族的瑰寶。然而在南京政府統治的民國年間,余巖等民族虛無主義者,卻對它極盡了誣蔑、攻擊之能事,說什麼「舊醫一日不除,民眾思想一日不變,新醫事業一日不向上,衛生行政一日不能進展」,必欲消滅中醫而後快。1929年南京政府在【英】召開的第一次「中央衛生委員會議」上,置民族利於不顧,竟通過了余巖等提出的所謂「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企圖在全國範圍內消滅中醫,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反對,各地中醫藥界和一些有識之士紛紛起來組織「請願團」,並聯合推出代表於1929年3月17日向南京政府請願,迫使南京政府取消了「中央衛生委員會」議決的這一消滅中醫的法案。全國中醫得以保留下來,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爭得了生存空間,但南京政府則從此對中醫不問不聞,而聽其自生自滅,余巖等猶不甘心其自己失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於1950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則變換手法,拋出一個所謂「改造舊醫實施步驟革案」,並得到了通過,企圖對中醫實行「淘汰多數,保留少數,加以改造,變為醫助」的四十年消滅中醫計劃。繼之在全國開展了中醫登記工作,用西醫課目考試中醫。1954年10月20日《人民日報》發表了《貫徹對待中醫的正確政策》的社論,接著公開點名批判了當時【衛生部】主要領導人輕視、歧視和排斥中醫的錯誤思想。於是,中醫教學、科研、醫療機構在全國應運而生,中醫有了用武之地,在廣大人民群眾的保健事業上發揮了積極作用,施展了才能。治療疾病不刻舟求劍,堅持著「病萬變藥亦萬變」(《呂氏春秋、慎大覽、蔡今》)的生動活潑的醫療思想,治愈了〝世界上的大夫沒有能治好〞的病(見《健康報》1955年11月18日第二版),把一個再生障礙性貧血從死亡線上救了回來。對某些現代難治疾病,中醫藥學都具有一定的治療優勢,尤其在疾病康復和延緩人體衰老方面,更是具有無比優越性。
  隨著世界藥源性疾病的不斷增多,人們在醫療和保健上都要求回歸自然,中醫藥學這就首當其選了。它以自己的可靠療效和安全無害的特點走向了世界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分擔了世界人民健康事業的責任,受到了各國人民的歡迎。

  我們今天紀念國醫節,就是要不忘歷史,就是要不忘先賢們維護正義、不畏權勢、據理力爭,保存中醫的歷史功勳,就是要進一步繼承發揚中醫藥學,把中醫藥事業推向前進。宋代醫學家史崧在《靈樞經.敘》中說:「夫為醫者,在讀醫書耳。讀而不能為醫者有矣,未有不讀而能為醫者也」。中醫藥學典籍〝出則汗牛馬,入則充棟宇〞,內容十分豐富,學術博大精深,海峽兩岸中醫同仁要勤於讀書,勇於實踐,共同研討,攜手並進,努力挖掘這一寶庫的豐富寶藏。在充分發揮中醫藥傳統優勢的同時,還應積極吸取現代科學技術的成果,借助現代一切檢查手段,來延伸我們的感覺器官,擴展中醫藥學「望」「聞」「問」「切」的「四診」,以認識人體深層的病理變化,並在實踐中逐漸積累起大量資料,堅持不被別人已有的結論牽著鼻子走,用中醫藥學理論體系為思想指導,對佔有資料進行認真細緻的研究分析,找出新的規律,把它納入辨證施治的軌道上去,從而發展中醫藥學的辨證施治,不以現代科學技術的知識和方法來發展中醫藥學,是愚蠢的;而機械的搬用現代科學技術的知識和方法,不進行中醫藥學的創造性勞動,被別人已有的結論牽著鼻子走,同樣是愚蠢的。

  中醫藥學在吸取、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要吸取教訓,防止西化,切切不要丟掉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不要丟掉了自己的活的靈魂。應該記住,數十年的經驗證明,中醫西醫化是害人害已,是絕對沒有出路的。

 
三一七國醫節年代紀事表

民國12年:【廣東】內政部長許紹禎,始發布取締中醫,所定之取締中醫施行細則第8條:中醫資格,是世傳師傳2種,儒醫但有學術智慧經驗一種,若僅有此項資格者,得於本規則內一定期間,以部令停止之。民國14年:【北平】教育部總長汪伯唐宣言決意廢止中醫中藥,不准中醫加入學系,當時【山西醫藥公會】徐相震等暨【江蘇全省中醫聯合會】,上書立爭,各省相繼紛紛具電,【四川重慶醫學公會】鄒趾痕等傳檄申討,並請分設診院劃分三路戰線與西醫宣戰。民國17年:【首都大學】院長蔡元培,召開「全國教育會議」,【神州醫學總會】呈請將中醫列入學校系統,並一面電請各省市一律援助,當因為時短促,事無成就。民國18年:2月,【衛生部】在【南京】召開「中央衛生委員會議」,委員余巖提議「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汪精衛、褚民誼等附著。結果議決照案通過,其辦法:一則停止登記,一則禁止學校,一則禁止宣傳,並通令全國中醫院改稱醫室,復會同【教育部】通令全國中醫學校改稱傳習所,並令無庸呈報教育行政機關立電,復禁止全國中醫學校招生,所有世傳師傳均限以資格,停止執照,【上海中醫協會】發起否認之通電,召開「全國中醫代表大會」,到會者有17省市242縣市團體,281名代表,於3月17日在【上海】成立【全國醫藥團體總聯合會】,當推選請願團謝利恆、陳存仁、隨翰英、張梅廣、蔣文芳等代表晉京請願,張贊臣、岑志良為主持委員,【上海】方面由丁仲英、蔡濟平、陸仲安三人負責後援,當日【京滬】各報,每日均以此為重要新聞,而醫界之外聲援者有【上海】8個區區黨部全體黨員、【全國總商會】、【中華國貨維持會】、《幸福報社》,南洋群島華僑八百萬代表時全國均受震動,輿論亦為之譁然,政府乃採納民意【衛生部】之議案,不准實行,【教育部】之佈告收回成命。民國20年:4月17日,國民政府核准【中央國醫館】成立。8月31日,核准國醫館章程,據【杭州醫藥協會】提議經【中央國醫館】呈請【行政院】核准3月17日為法定國醫節。民國22年:【立法院】通過中醫條例。民國24年:五中全會中委吳鐵城等53人、馮玉祥等81人提議「中西醫應平等待遇以宏學術而利民生案」,議決照案通過。民國25年:1月22日國府頒佈中醫條例。2月15日【中央國醫館】為【衛生署】擅改中醫條例,【教育部】不准中醫學校立案,召集全國醫藥代表大會向三全大會請願,要求平等待遇。政府對於中醫實行五中全會平等待遇案,議決照案通過交中政會參考。民國26年:3月10日【行政院‧衛生部‧中醫委員會】成立,聘陳郁、彭養光、劉通、丁濟萬、張簡齋、隨翰英、黃謙、張鐘毓、茅子明9人為委員。民國28年:參政員孔庚等在【參政院】提議發揚中醫藥案通過。民國32年:參政員孔庚等24人提案中西醫平等待遇議決通過,同年9月22日國府公佈醫師法。民國34年:2月,【全國中醫師公會聯合會】成立,選舉鄭蔓青為理事長。民國36年:
1.國民參政會第四屆第三次大會,參政員孔庚等14人,提案改進中醫中藥,於【衛生部】內設管理中醫委員會,專司管理及改進中醫 中藥納入科舉學正軌事宜,【教育部】於各省市開辦國立中醫學校,成中醫中藥人材,使不科學者進而科學。議決:照案通過。
2.全國分10個考銓處舉行「中醫師專門技術人員考試」,10月27 日國府令派陳郁、張簡齋、高德明、林業農為典試委員。民國37年:4月21日國民大會第一次會議第十四次大會,賴少魂等529代表提「發揚我國固有醫藥以保民族健康並塞漏梔而固國本案:
一、撤銷【衛生部】下之中醫委員會,另在【行政院】下設立中醫藥委員會管理全國中醫藥行政事宜。
二、依據憲法,國民教育機會均等之原則由【教育部】在各省市設立中醫藥研究院及專科學校,並獎 勵私立中醫藥專校之設立自由發展。
三、各省市縣一律由國家依中央與地方之性質普設中醫院、中藥廠,對於中藥製藥人員並應明定為藥劑師。」議決:照案通過。民國38年:3月,立法委員覃勤、國大代表賴少魂等,電請政府根據國民大會通過案,國務會議決議案,設置中醫藥署或委員會,隸屬【內政部】,以期中西醫藥在行政上取得平均地位。旋奉內政部38年4月18日京衛字零零九九號電覆,本部已列中醫委員會矣。民國39年:【台灣省】各縣市中醫師公會,相繼成立。3月17日【台灣省中醫師公會】成立,選舉鄭品聰為理事長。秋季【考試院】舉行中醫特種考試,並分期檢覈合格中醫師。

民國40年:2月15日,前教育部長朱家驊,發表言論,詆毀中醫,全國中醫藥界,奮激萬狀,群起反抗,海外之英、美、泰、菲、緬、港、九、澳、新加坡、南洋各華僑團體、僑胞皆紛電痛斥,同申討伐,中醫藥界又更加團結砥礪,以求進步。8月,【台灣中國醫藥社】成立,同時由鄭品聰、蘇穀保、陳恭炎、蘇錦全、陳金清富等,發啟籌設台灣中醫藥專科學校。
-----------宏扬中医
-----------妖魔鬼怪当道,蛊惑众生健康。

[ Last edited by 刘文澄 on 2006/5/11 at 08:12 ]
相关文章
 风腰脚不遂
 哪位高人指点一下艾灸治前列腺
 中国新生儿缺陷调查:缺陷发生率逐年上升
 育亨宾树属
 中焦
 代灸涂脐膏(《卫生宝鉴·补遗》)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