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岐黄密室:不能不知:仲景发明了"饺子"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饺子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它的制法是先用面粉做成薄而软的饺子皮,再以鲜肉、白菜等切碎,拌以佐料为馅,包成后下锅煮至饺子浮上水面即可。其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百食不厌。

  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字仲景,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

  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来源:千龙文化
-----------圣人之心!
-----------真的如此吗?
-----------辣椒是什么时候引入中国的?
见下:

花椒和辣椒、胡椒都带着个“椒”字的词根,很多人以为它们同属于一个抽象的“椒科”,但实际上三者在植物学类属上毫不搭界,花椒是芸香科的木本植物,辣椒是茄科的草本植物,胡椒则是胡椒科的藤本植物。它们的历史地理身份和进入中华烹饪文化的时间表更是不可混淆,胡椒是汉唐之间从西域引进的,辣椒则是故土更为遥远的舶来品,来自地球对过儿的南美洲,它进入中国人民肠胃是非常晚近的事情,要等到1492年大航海时代的“地理大发现”之后,西、葡两国的商船才有机会把它从印第安人民的手中掠夺并通过西、葡两国在亚洲的殖民地散发到中国来,中国人民开始食用辣椒距今不过仅400年。



记得有这么一个典故,但是,是不是仲景我就忘记了。

[ Last edited by Fresher on 2006/4/19 at 19:52 ]
-----------好象我们这里的传说汉朝就有了辣椒了。
-----------我是南阳的,呵呵
-----------我是湖南相西的,我们这里把饺子叫做饺儿,与饺耳同音啊,是不是巧合?
-----------原来这样,受教了
相关文章
 肥胖
 请教医术高手  脾虚 ,痞满   怎么办?
 条解《伤寒论》
 伤寒论中讲的【胃中有燥屎】,是指【胃】呀
 本人想学习中医
 转帖:煲中药必胜技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